放飞成功渴望,克服畏难情绪——谈如何克服高三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作者:高三学习 时间:2006/4/11 20:00: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007
某校高三学生王刚,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位居中等偏下。眼看高考逼近,他找到资深教师谈心,说自己在学习中有畏惧困难的心理,即每当遇到学习中的难点或自己学得不好的学科,就有一种嫌麻烦的感觉。他说他虽用了很多时间来弥补学习的不足,但一直因这种心理在作怪,成绩不见上升,所以很想请老师帮助解决。 【专家分析】
这种情绪在很多人的身上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如去一个陌生的环境讲话,嫌麻烦;第一次去集市买菜,嫌麻烦;做一道复杂的算术题,嫌麻烦;记一段信息量大的材料,嫌麻烦;与一个发生矛盾的人沟通,嫌麻烦;做一件不感兴趣的事,嫌麻烦;冬天起床去上课,嫌麻烦等等。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如懒惰个性,散漫的习惯,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强,对问题的认识不足,做事缺乏动力,对成功没有渴望等等。
王强同学的问题具有典型性:①他有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②他正在做着最大的努力,③他已意识到自己成绩徘徊的原因,④他能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褒奖的。但他找不到自己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自然也就找不到解决这种心态的办法。为此,我们希望他做这样的反思:①有没有发自内心的成功渴望?②有没有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③有没有获得过成功的快乐并不断追求这种快乐?④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⑥有没有自我克制情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请他对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自我校正。为了多管齐下,我们也一并将老师和家长的作法罗列于后,供各位参考。
【专家方案】
一、学生方面
1. 放飞成功的渴望。
理想是行动的指南。愿望有多高,行动就会有多大。强烈的渴望会使人忘记困难的存在,而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所有潜能。高考是所有考生的人生支点。渴望成功的前题就是明确其重要的意义:高考是对自己读书生涯所有成果的最后检验,是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奉献青春激情报效祖国的需要,是拼搏中让生命闪光的一段征途,是报答父母和老师的重要途经。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国家的责任,为了人生的意义,“我”一定要成功!
2.培养真实的自信。
自信是战胜畏难情绪的有力武器。当自己出现畏难情绪时,首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坚定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如“这个问题难不住我”“我就不相信自己解决不了它”“我一定不能懒惰”“再难的内容我也要记住它”等等。遇事多给自己鼓励,试对着镜子里的你说:“我行,我很棒!”或对着镜子里的你,或对着一个空板凳(假如是你在那里)进行一番开导和鼓励,你会发现你的自信心倍增。还可以通过纵向的比较,看到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坚定信心。
3.寻找成功的路径。
首先你要专注于课堂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重点难点,力求在课堂上解决。理科的一些课程,一定要掌握原理,从源头上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研究自己做错的题,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做练习,要精选,不可贪多求全。要知道有目的的练题加上善于总结反思往往可以产生出能力,让你做题事半功倍。在学习中你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诸如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提高了,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样自己面对的困难也就少了。文科的一些课程,要懂得化整为零,增强计划性,做到水滴石穿。学习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人而异,需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只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方法,才能找到出路
4.处理好复习中的一些关系,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复习的后期,老师都比较注意精讲,内容往往很有针对性或预测性,考生应将听课与自学结合起来,不可自以为是。练题是训练自己的能力,复习是巩固自己学习的效果,两者不可偏废。正确对待失分,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分数面前罢正自己的心态。关注自己的健康、心态和学习进程,不要被周围情绪影响。克服不愿识记忆、只喜欢做题的陋习,早晚多记,中午和下午的时间做题。优势科目是总分中的得分大户,不可放弃而尽失优势;劣势科目是高考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匹黑马,攻克堡垒,挖潜增分,重点就得放在这里。
二、教师方面
1.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要用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情感这个外因作用下,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自己要克服急躁心情,最忌用“恨铁不成钢”的教训语气、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指责慢骂的粗暴做法去针对学生;要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去缓解课堂上紧张的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理,消除紧张畏惧的情绪,多用鼓励赏识的方法,化解其嫌麻烦的心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循循善诱,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没有笨拙的孩子,只有笨拙的教学。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让她体验到战胜挑战的快乐!要精心组织教学的程序,在讲解和训练时,注意坡度,由浅入深,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轻松的容易完成的,产生自信心。以浅易题引路,难度适中题为主,大难度题让学生见识一下就可以了。真正体现面对大多数,要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帮助他。最忌以大量的难题怪题训练杀伤大多数人来突出个别人的做法。
3. 创设机会,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有赖于一定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调控练习和测试的难度来实现这个目的,即将自信心的培养和思维困难、考试失利的心理折磨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其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冷静理智、无所畏惧的意志品质。
4.系统指导,让学生自己调控情绪。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高三学习心理指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分析、克制自己,调整好心态。如对立大志,计划安排,总结反思,处理学习和练习的关系,考试的正确归因,考场放松,试卷问题分析与对策,合理安排时间,心理情绪的自我调节等的指导。
三、家庭方面
作为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看法,克服与孩子沟通难的情绪。要有耐心,善于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要变强制为启发,促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终把父母的积极性转化为孩子主动学习和做事情的积极性。要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解决学习的目的问题。孩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时,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结果,因为家庭教育更注重过程的教育。这里要强调的是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每天学习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适应。这就像跳高,孩子最高能跳160公分,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孩子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公分、140公分,最后再到160公分,有了这3个台阶,跳过160公分就容易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