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育人

作者: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周敏  时间:2006/4/20 17:49: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63
  荣耀与责任总是如影随形,当人们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词句来赞美我们教师时,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份鞭策。我们意识到了这一职业的沉重,为了担起它,我们必须“修身”。《为了孩子》一书中收录了徐匡迪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我看了很有感触,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材,教师自己怎么能不德才兼备呢?怎么能不注意“修身”呢?
  做一个储蓄罐
  我们教师应该储蓄的是知识与美德。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早已不是新鲜的观念。我们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绝不是学习的终止,而是学习增加了新的内容,由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变成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积累相结合。“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准备一担水甚至一湖水”,渊博的学识永远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条件。我们在生活中常可看到有些老教师很遭学生厌而有些老教师却很受学生敬重和欢迎,其原因除了个人人格魅力外,很重要一点是知识储备的多少。一个不注意吸收新知识的教师,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知识也随之老化,不知不觉中已与时代脱节,怎么能受学生欢迎呢?一个时时注意吸收新知识的教师,教学对它来说只是“厚积薄发”,他的魅力不但不会随着似水流年而消逝,而且会随着知识的日益积累而更加焕发光彩。
  储蓄美德与储蓄知识同样重要,“人无完人”,教师对美德的追求也是永无尽头。当我们的储蓄罐里储满了善良、谦逊、热情、真诚、宽容、大度等良好品行时,我们会离“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赞美越来越近,学生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做一个热水袋
  人大约分为三类:一类像热水袋,内外兼热,给人温暖;一类像热水瓶,外表冷漠,内心狂热;一类像冰袋,内外兼冷,能冻住所有热情。作为教师,自然是不能做冰袋的;也不适合做热水瓶,尽管内心热,但外表的冷也足以拒人以千里之外,使学生不敢靠近;还是做热水袋吧,热情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对待工作,使学生成为你的朋友,让工作更加出色。
  也许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许你觉得当教师地位不够高薪水不够丰厚,也许你当上教师是命运的捉弄并非你自己的选择,但“既来之,则安之”,一切既已无法改变,不如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只要努力,只要你热情地工作,真心地爱你的工作,任何岗位都能成为你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不是捆绑你双翅的绳索。而怨天尤人,总觉自己怀才不遇,对待工作冷漠散漫,才是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真正有才华的聪明人,他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把每件事尽力做到最好,从而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做一粒开心果
  开心果的一大特点是敞开心灵,用真诚去交换真诚,用爱心去呼唤爱心。教师应坦然面对他的学生,不要蒙上遮羞布,不需怕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知识的缺陷,不要过于追求师道尊严。一个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缺点坦言自己失误的教师往往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一个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老师往往也能分享到学生的喜怒哀乐。当师生的情绪开始共享,教师就能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达到其塑造人的目的。
  开心果的另一大特点是开心、快乐,并且把开心挂在脸上感染别人。我们应开心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乐观地处世。失却了快乐能力和快乐精神的教师必是阴郁、猥琐、冷漠的,我们很难指望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才。教师最动人的表情是微笑,微笑不仅让教师自己更有魅力,而且让很多学生的心充满阳光;教师最丑陋的表情是拉长了脸,“一张拉长的脸可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空”,所以教师要善于感受生活的快乐,时时微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斯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0%的文字+35%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所传授的信息能否为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表情,还有什么比开心的表情更易为学生接受呢?
  做一枚创口贴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学校,无论是多么出色的班级,班级中总难免会有一些行为习惯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学生。向来,教师对自己不喜欢这些所谓的品德差生一直是理直气壮的,认为这些学生活该得到教师的冷遇。事实上,学生的品德远未真正形成,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行为习惯不好绝不能与品质恶劣等同,应该视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定损伤。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做一枚创口贴,包容那些伤口,并让伤口慢慢愈合。学生不是等待着审判的囚犯,不需要我们教师去充当法官的角色。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心理遇上问题时,我们更应该充当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指点迷津。
  曾经被这么一个故事感动着:一个学生在赵小华老师上课时玩脸谱纸牌,赵老师把纸牌没收了,那学生很生气,写下了“赵小华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正错别字,因为这个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抄写三遍,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现在还小,有些话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试想一下,如果赵老师没有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这个学生,而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从这个孩子满脸泪水、主动认错中我们看到了宽容巨大的精神力量。
  做一枚创口贴,就是希望教师具有包容精神,注意与学生的理解与沟通。让我们记住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一杆公平秤
  公平是一种态度,在处理事情上,在实施奖惩上,教师面对的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无论是家境优裕的学生还是家境贫困的学生,无论是高干子弟还是囚犯子女,都必须持同一标准,不能有任何偏颇。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公平更是一种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公平得到发展机会得到施展自己才华机会的环境。教师不能忽视班中暂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使得他们更加沉默和自卑;也不能老是瞄准班中一些已经暂时闪亮的新星,让他们“出足风头”,使得他们以后经不起半点挫折,自尊心极为脆弱。不公平对“失宠者”不利,对“得宠者”又何尝有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可取之处。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真正地赏识你的每一位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公平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步的喜悦。
  德谟克利特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请让我们通过修养自身成为那点亮火把的火柴,用我们的知识、热情、真诚、宽容、公平去点燃每一位学生的火把,点燃兴趣,点燃智慧,点燃人格,点燃对于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