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张颐武出语惊人,章子怡和孔子类比引发文化争论

作者:胡晓、马丹、杨帆等  时间:2006/5/15 20:28: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375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摘自《新周刊》 
  编采手记 
  “太受伤了!请你们一定要为真正的中国文化说句公道话!”昨日下午,读者张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表示强烈不满,称中午看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无意间引用某媒体的观点,“一个孔子抵不上一个章子怡”,让这位大学生气愤难抑。我们的编辑记者立即输入关键词“孔子·章子怡”,很快找到文章出处。在《新周刊》上一期关于“贩卖中国文化”的专题中,北大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抛出的新锐观点。于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本报推出这个选题,也想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教授:  一个章子怡比万本孔子有效? 
  在《新周刊》专题“如何‘贩卖’中国文化”中,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称——— 
  “现在都说20世纪全球文化输出中心是美国,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20世纪是一个美国梦的时代……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也很好,这个高速成长也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梦,要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这个小姑娘小时候看电影肯定也觉得那些好莱坞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现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电影节上跟她平起平坐,这些大明星们都对她说:‘你是未来之星。’这就是中国梦。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 
  网友: “真是要拍案而起!” 
  随后,记者在网上看到像这位姓张的大学生一样受伤的人还不少。 
  不少网友发帖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有“论坛”专门辟专区发泄网友的不满——— 
  “我真是要拍案而起了,什么和什么嘛????这也太夸张了,大家开始骂吧!” 
  “我觉得简直是有点死不要脸了!” 
  “章子怡唯一获得金球奖提名的片子《艺伎回忆录》,演的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艺伎,她何以能代表中国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说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层,其实只是历史没有断,文化已经断层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我们传承的一直是西方文明,无论什么都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我们正在丧失自己的民族个性,我们已经快不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了。” 
  …… 
  网上对这种观点声讨的帖子虽然采用了一些过激的语言,但持否定态度的占99%。当记者在做这个选题时,又有一位姓陈的观众打进电话,恰好谈的也是此事,他气愤地说:“这种观点确实太可笑了。现在我每晚都看青歌赛,对歌手的文化素质考试中还经常出现《论语》的知识,这说明无论你歌唱得再好,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根本不行。如果章子怡能和孔子相提并论,为啥不出有关章子怡的题?” 
  圈内人: 她仅是一个电影演员而已 
  张颐武教授的观点让网友反弹非常大,圈内人对此又如何看待? 
  “教授没准想炒作自己。”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知名导演谈及这一话题时称,“章子怡目前的确是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员,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无论如何,章子怡仅仅是一个电影演员而已,而孔子则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将两者相提并论的做法本身就荒唐可笑。” 
  随后,一位影评人称:“从最早穿红肚兜亮相国际舞台到最近穿阿玛尼礼服、满口英语出席奥斯卡,章子怡日益被国外观众接受,但是她这一形象本身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却越来越少。章子怡在《卧虎藏龙》中扮演的玉娇龙代表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审美取向,这一形象在中国国内很难引起共鸣。她不像‘大长今’,真正展示的是韩国国粹的东西,包括宫廷文化、美食、医疗,而章子怡演绎的都是虚构的传奇人物,因此,认为章子怡比孔子更能传播中国文化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章子怡的演技,《茉莉花开》原作者、著名作家苏童则非常坦率:“三年前,章子怡能演到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觉得,就目前而言,章子怡还不是演技派演员,她的演技还需要磨练。” 
  孔学家:  不具可比性! 
  对这个观点,孔学家怎么看呢? 
  曾在德阳文庙从事孔子研究工作、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章泽说:“孔子是圣人,章子怡是名人,两人根本不能做比较,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完全没有可比性。孔子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后被后人世代供奉的圣人,他的思想、他的儒学等等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直到现在这些仍被我们所用,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贡献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是能够被沉淀的,被后人所铭记的。那么作为名人的章子怡呢?从某方面讲,她也在推广中国文化,因为她的电影,她的名气,她为外人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认识中国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但这个推广,只是某一方面的,不能与圣人相比。” 
  孔子后人:  她到底有多少文化? 
  巧的是,昨晚孔子的“令字辈”后裔、现从事传媒行业的孔令琦来到了成都 。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孔令琦表示了极大的不赞同。“章子怡代表的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她只是一个中国符号。”说到尖锐处,他反问记者:“请问章子怡到底有多少文化?她竟然代表中国文化?” 
  孔令琦告诉记者,章子怡确实在西方很受欢迎,“外国人喜欢她,是觉得她越来越符合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但这种形象中包含有太多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曲解,实际上章子怡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内涵”。作为孔子的后裔,孔令琦称,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作为北大教授,出现这样的观点真的让人十分遗憾”。 
  章子怡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到底是“推广”还是“代表”?截至记者发稿时,网上的讨论还在继续,本报将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记者胡晓马丹杨帆 
  人物链接 
  孔子(公元前55l-公元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他做过大夫,而一生主要是从事私人讲学。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孔子作为中国思想文化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有华人的地方就“孔子”烙印,儒家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传为孔子所编,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孔子思想不但影响华人,对西方也有很大影响,西方学术界甚至有“孔子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观点。 
  章子怡2000年被张艺谋发现并出演《我的父亲母亲》一炮而红,成为新一代谋女郎。因外形颇似巩俐,加之张艺谋的提携,她相继主演了《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一系列大制作影片,逐渐跃升至国际巨星,片酬以数百万美元计。现长年在好莱坞发展,成为在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东方面孔”之一。

  昨日本报关于《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著名学者魏明伦致电本报表示有话要说。读者对“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观点提出严肃质疑,难以掩饰自己的愤怒,有的称无耻,有的称荒唐,有的称荒谬! 
  魏明伦:孔子诞辰日=美国教师节 
  著名学者魏明伦昨日紧急约见本报记者阐明自己的观点。魏明伦告诉记者,他和北大教授张颐武时有接触,“张教授将电影明星和大思想家相比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却触及了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在这个高科技、低人文的时代,青少年心中确实是孔子不如章子怡有影响。但张教授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这种现象不是感到可悲、以之为耻,而是用赞同的眼光去传播这种畸形现象,出现了万事师表还不及一个尤物的可笑观点”。 
  魏明伦更表示,通过他对国外实际情况的了解,外国人并不像张颐武教授说的那样了解章子怡甚过孔子。“美国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联合国也设立了教育孔子奖,这都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孔子比不上章子怡的观点不是在国外而是在国内,甚至就包括了张颐武自己!”魏明伦呼吁大家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孔子比不上章子怡”的现象,“我们要对这种现象产生忧患意识,千万不能对畸形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资深传媒人:孔子只有一个 
  一资深传媒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颐武教授的观点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章子怡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她只是在她所从事的电影表演领域具有了国际知名度,她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她个人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而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只有一个,章子怡却可以有千万个。孔子可以流传几千年,章子怡能吗”? 
  白发翁亲自上门抱不平 
  昨日,一位戴着眼镜、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来到本报文化新闻部,眉头紧锁的他一见到记者就说:“我今天看了你们登的《孔子不如章子怡!?》那篇文章,我简直被那个北大教授气坏了!”这个叫王延焕的老先生将自己专门为此写的文章《一个危险的信号》交到记者手上。老先生展开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当时太过于气愤,因此手有些发抖,笔迹很潦草,你先看看,如果有不清楚可以再问我。”文中写道:“暂不去评章子怡的成就是演艺圈捧出来的,她能在中国人心中有多高的价位?但这位教授把她捧过了孔子,这就不能使人感到惊讶了。如果平常人说此梦话,我们只能嗤之以鼻,而教授却不同了,为人师表,出此诳言,也代表了一种思潮:反祖先!……” 
  热线爆棚:强烈要求教授道歉 
  “荒唐!荒谬!他不但侮辱中国文化还会误导下一代!”“这个教授是不是在炒作自己?他有没有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良知?他懂不懂中国文化?他有没有一点社会公德心?”昨日一大早,第一位热心读者就打进本报热线,发出一连串的质疑以平息心中的怒气。而另一位退休军人在热线中连声称“我要为中国文化讨个公道”!他称,作为大学教授而且是北大教授说出这种荒唐观点就实在不能原谅,“章子怡只是一个演员,她能代表中国文化吗?她比孔子有影响力的观点会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耻辱!”而一位中年女性在热线中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个教授难道不知道这种观点会对下一代的孩子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吗?”甚至有愤怒的大学学生在热线中要求,张颐武教授应该收回自己的观点并向国民道歉! 
  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语重心长地在热线中表示:“冷静下来分析,张颐武教授的观点说明了现代人的浮躁心态让知识分子也难以幸免。连北大教授都把传统文化抛在脑后,大谈什么孔子比不上章子怡,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