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男子汉精神
作者:邓占扬 时间:2006/5/24 11:47:5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39
可是,第二学期刚开始,他的表现就急转直下。懒散、暴躁,经常带头在教室“斗地主”,还染上了“上网”、“抽烟”的恶习。更有甚者,2004年4月15日在教室大骂女生石某,意图脱裤子当众羞辱她;2004年5月10日晚和次日下午两次伙同本班的四名男生对本班的周某大打出手,使其多处负伤;2004年9月6日晚在开县正遭受特大洪灾的时候,伙同本班的七名男生及他班一大群男生几十人在艺术大楼“修理”一年级杨某,结果误打了一年级邹某,原因居然是“看不顺眼”;2004年10月6日夜熄灯后竞然撞进他班寝室将入睡的谢某盖好的被子一把掀开,扔在地上,用脚一边猛踏,一边恶狠狠地说:“我是XX级X班的龙XX,不服气跟老子出去单挑……
这哪里还是一名学生?简直就是流氓!简直就是土匪!
我心急如焚,感到从未有过的沉重。
原因是什么?总也找不到。我只是在小龙的一则日记中得知:她不喜欢他,他很伤心。
一天晚自习过后,我与他同坐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下。“她是谁?”我盯着他的眼睛问,他未回答,一双迷蒙的眼睛无神的望着夜空。我又问:“她在哪里?”回答又是一阵沉默。斑驳的月光透过梧桐树叶落在他的头上,晚风把他蓬乱的长发搅得乱七八糟。良久,我发现他的眼角泛起一丝泪迹,脸也有些微红。我把手搭在他肩上,感觉到他的身体在微微抖动。我心一紧,直觉告诉我,他心海的潮水开始涌动,我应该推波助澜,趁机冲开囚禁他思想的闸门。“上午我接到你父亲的电话,他很焦急……”他父亲得知他的表现后气得心脏病都复发了。
我等了足有三分钟,从他涨红的双脸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斗争有多大。终于,他开口了:“老师,您别告诉我爸行吗?”我点了点头。原来她是他喜欢的初中同桌,在卫校学护理,春节见面说他没有男子汉气概,缺少男子汉精神把他甩了。他痛苦,自暴自弃。为表现男子汉气概,他开始了抽烟、练拳,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句话不好就大打出手。
听完他断断续续的叙述,我又好气,又好笑。气他如此浅薄,笑他这样幼稚。这都是年轻惹的祸。看来,我得给他上一堂特殊的课了。
“你以为抽烟、喝酒,打架、闹事就是男子汉气概了吗?”我气愤地说,“恰恰相反,你打架伤人,影响恶劣,严重违反了《中师生守则》,撤销你班长,受学校处分都是你咎由自取。”接着,我放低声音问他:“你想表现男子汉气概是好事,但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吗?”风摇树动,月光中他的双眼流泄出一抹茫然。
我给他讲了2004年“9.4洪灾”我亲身经历的情景。洪水滔天,我和本楼的几个男子汉用木筏在五六米水深的南郊路上艰难而又危险地转移着老人、妇女和儿童<武警站士张军就是在那里因抢救群众牺牲的>。当我抱起二楼八十一岁的李大娘走进洪水时,李大娘瘦弱的身子在发抖;当我背起三楼的学生小陈走进洪水时,小陈恐惧地箍紧我的双肩,颤抖的喉咙发出凄厉的呼喊“妈啊,我怕……”,当我在洪水中浸泡了五六个小时终于把最后一拨人运到岸上瘫软在地下时,才发现右手被划了一条六七厘米长的深深的口子……,我动情地告诉小龙:“这些,我不敢说是英雄壮举,但我敢说这是男子汉肩上的责任,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责任感才应该是男子汉气概的表现啊……”
月光在梧桐树叶上游动,风儿在梧桐树叶间轻唱。小龙黑亮亮的眼里,闪现了一抹淡淡的愧疚。
接下来几天我在想,是什么淡忘了这群男生的男子汉意识?是什么扭曲了这群男生的男子汉形象?我怎样才能帮他们找回迷失的男子汉精神呢?
我把小龙叫到办公室,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托付给他办理。我把几本指导青年生活的小册子交给他,说我要在班上搞一次“男子汉精神”知识竞赛,想请他看完这些书后出一份学习资料和一套竞赛题,到时由他当主持人。“我出竞赛题?”“是的,不过,咱俩要签订一个君子协议:你有出题权,我有修改权。同意,你就把这些书拿走。”再看小龙,早已泪流满面,眼光中蕴含着激动、愧疚和自信。“老师,我明白您的用心……”
一个月后,“男子汉精神”知识竞赛开始了。小龙满怀深情地开场说:“同学们,男子汉精神是什么?它是一个微笑,它是一次让座。它是保护弱小,它是牺牲小我。它是同学病了,你把他送往医院;它是爸爸外出,你做家里临时的顶梁柱……”,小龙从家庭到学校,从教室到寝室,从学习到生活,把“男子汉精神”设计成三十个竞赛题,全面揭示了男子汉的义务与责任,全面展示了男子汉的气概和风度。他彬彬有礼,举止大方。他妙语连珠,神采飞扬。四十五分钟的赛场既充满了紧张和趣味,又扬溢着智慧与激情。同学们向他投以惊奇、羡慕、赞扬的目光,热烈的掌声贯穿了赛场。此时,小龙找到了久违的自我。我们的家庭、社会、学校万般呵护、精心培育的独生子,也能用知识和自信谱写自己的青春的风采。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男子汉精神吗?
为巩固阵地,为了给班上如小龙般的男子汉们的进步铺设台阶、创设转机,我经常通过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学习竞赛、诗文摘抄、特长展示、文娱表演、书画展览……,为他们搭建增长知识、训练能力的平台,让他们“有事做,做好事”, 使他们在一次次品尝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的热情,谋求多方的发展,以此提高自身素质和人品档次,重塑他们的男子汉形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快两年后的今天,小龙又被选进班委会担任体育委员,班上的其他男子汉们都有了根本的好转。2005年春季达标运动会全班达标率高达91.3%,名列全校第二,我们班也被学校评为了“文明班级”。当我把这些电话告诉小龙的父亲时,这个头发斑白的老者哭着对我说:“不容易啊……X老师,谢谢你了!”
是啊,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携爱心、信心和恒心,对差生坦诚相待,因势利导,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充分协调家庭、学校、班级的教育合力,努力恢复他们生活的自信,就“没有转化不了的后进生。”
评析: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光荣,有价值。”所以,我以百倍的耐心和热情,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出发,探究差生的矛盾心理,分析差生的行为动机,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以此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激发他们的生活勇气,达到他们自我转变的目的。“寻找男子汉精神”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它只是“转后工作”的一次尝试,但我愿不断地探索下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