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与地坛》

作者:四川省南充高中 余永祥|  时间:2004/8/2 8:34:30  来源:原创  人气:2954
  语言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心灵交流,是痛并快乐着的心灵之旅。
  真正的读懂是从作品中读到自己。
  《我与地坛》就是这样一篇作者沾着生命汁液书写需要读者用心灵去解读的文章。
  心 灵 的 对 话
  ——我读《我与地坛》

  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史铁生一样的不幸,但人生必经历挫折和苦难,必都有过类似的追问:关于生和死,关于爱和恨。
  “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脚。”“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的双腿没有残废,但我是有过类似的体验的。
  我出生时父母都40多岁了,父母都是绝对的中国标准式的农民,家里很穷,父母在村里很没有地位。我在饥饿和屈辱中成长,我因自卑而自闭。后来终于有机会上学了,我拼命争取第一名。很快就如愿以偿了:班上第一,全校第一,全县第一。极度自卑的我因而极度自负:我简直不敢想象什么时候我不再第一,如果有那时候我肯定不会活了。
  92年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县中(在当时升学率是全市最高的)。县城离我家有一百多里,一个月才放一次假,我不能再像初中一样经常从家里拿些新鲜蔬菜了。整整一学期只有45块钱的生活费。我只能端了一盒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米蒸的干饭,泡上开水,加点盐,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吃,我很怕同学看见了瞧不起。我想:生活上我不能跟别人比,但在学习上我一定要拿第一。那段日子,很艰苦,但我战斗很快乐!期末我得了班上第一,但屈居年级第六,不过也还能给自己一个交待。
  那年小平同志南巡后,十四大召开了,正式决定转向市场经济。这期期末,校园里流传下学期学费要上涨到五百。期末通知书发下来了,上面赫然写着学费485,愣了片刻,我作了个大胆决定:三年学业我要用两年完成!
  第二学期我更拼命地学习,同时加强了体育锻炼,要学习海迪姐姐顽强拼搏的精神,后来才知道这简直是愚蠢。
  其时我早感到体力不支了。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我感到寒冷,都到夏天了,我还穿棉袄。有一天我感到颈项强直,稍一摆动,就头痛欲裂。尽管这样,我还是坚持了两天。后来终于病倒,被同学送进了医院,经检查,竟是脑膜炎!另外还有鼻窦炎,后来转成了慢性,这病只能让它伴我终身并带进坟墓了。
  班上同学很快给我凑了257.8元,团支书是双手捧着递给我的。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那是很大的一捧。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的我当然不会接受同学们的好意。最后我和团支书、班主任达成了妥协,把这钱存进了银行。去年见到当年的班主任,班主任说,那应该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吧!
  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辍学。在小平去世的日子里,我写了一首诗,深情怀念小平:南方/你去了/但富裕并没带给贫穷的我/春天里我唱着悲秋的歌/那年我辍了学……
  我以为人一生最难的时候不是在走投无路之时,因为绝处还可逢生;而是进退两难时,进退两难最难走。生不能快快乐乐的生,死又不能痛痛快快的死。于是跟史铁生一样,我也“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了”。
  史铁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但史铁生这理由对我是没用的:既然都要死,早死和迟死都是死,何不早死呢?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里说: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在一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我用借来的自行车,推了一筐土豆到二十多里外的镇上去卖,打算卖了钱去看医生。在一个上坡,车子倒了,土豆滚出去了,我在黑暗里一个一个地摸索。这时候突然感到眼前一下光亮起来——驶下来一辆大卡车。那一刻我真想自杀!
  但也就在那一天,我收到一笔500元的汇款,汇款留言栏里有简短附言:借给你的,到时还我!是初中一个同学寄给我的。初中时候他的父母先后去世了,欠了很多债,初中没毕业他就出去打工。那一天回家后面对的又是父母关切的目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的生命是别人给的,那么它的死也由不得我来决定。
  不管我愿不愿意,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真心地无私的爱着我、关心着我。我死了我怎么对起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父母(父母虽然贫穷,但他们付出的心血却是双倍的)?怎么对得起所有关心我的人?我必须让所有关心过、关心着我的人满意、快乐,这样才对起得自己的良心——这就成了我活着的理由,生命的支柱。后来我也就从关心我的人的满意、快乐中收获了我活着的幸福、快乐。
  在我决定努力活下来之后,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并且我抓住了它。但是我发现当我不让父母干活时,当我把钱送到他们手里时,他们并不高兴。母亲还是终日以泪洗面;每晚醒来,我总能听见父亲的叹息。他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我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光宗耀祖。我知道精神的痛苦甚于劳作的重负。如果不是这样 ,也许今天我不会站在这里,或许今天的我已是一个年轻的富翁。
  待我挣的钱够读书了,在1995年的9月我又重新走进了校园,96年考入四川师范学院。“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不亲不待;往而不可留者年也,去而不得见者,亲也!是的,我比史铁生幸福。因为我的父母都还健康的活着。
  从参加工作开始,每一个月无论如何我都要寄200块钱给我的父母。有人曾对我说,为什么不通过银行转帐,又方便又不要汇款费用。我说:“你不懂。”要知道,每一个月的那个时候,就有邮递员远远地扯着喉咙喊:“×××——领汇款单!”,于是村子里又议论开了:×××的儿子又寄钱回来啦!还是读书好啊!那一天是我父母的节日,是他们人生最得意最幸福的时候。
  后来我把父母接到了身边。一次单位组织活动,到剑门关旅游,我把父母带了去。那么陡那么险的山,我七十来岁的父母竟然走在了最前面!把我的同事远远地甩在后边气喘吁吁!那一刻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觉得我是天下最幸福的儿子!
  在我未把我的父母接到我身边之前,父亲一生就只去过县城一次,而母亲几乎就没走出过那个小山村,有一次到镇上赶集,还差一点走掉了。
  今年我有一个机会去香港澳门。同行的有带女朋友的,有带小孩的,就我带了父母。当看到我父母在太平山顶绽开的秋菊般的笑容,那一刻我觉得我父母是天底下是幸福的父母,而我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但是作为子女的是永远都不能够完全回报父母的;是永远都做不到父母对子女那样的。
  愿我的父母永远健康幸福!愿天下所有的子女都能理解父母!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幸福!
  思考:
  1、你想了解史铁生突然残废后的内心世界吗?假如他就在你面前,你会问他些什么呢?
  2、看了上面的文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地坛           为什么生
      我
               母亲           怎样活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xc 于09-21 23:56发表评论: 第2楼
  • 人生常是苦悲,余老师,还是祝福你。心中常有对父母的爱,无论他们在哪里。
  • 幸福一生 于01-04 09:31发表评论: 第1楼
  • 生与死,一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旋律.人生当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磨难.这样活着,确实很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终究要面临着死亡.
    但是,还是要活着,而且要好,要有意义,因为我必须让所有关心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