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注意(适用于全国)
一、 语基部分
依次为:字音、字形、成语(熟语)、病句。近义词辨析可能取消,或与成语结合着考。有些省份把字形、标点放入写作中考查。
二、语运部分
单个考查点的试题在减少,综合性加大。其根本目的在于辐射阅读(压缩、选用、变换句式)和辐射写作(扩展、仿写、得体、修改)。
①图文转换值得重视,这类试题融多个考点为一体,区分度好,能丰富试卷内容;
②“得体”题与学生的学习及社会相关,设计演讲辞,受访人谈话,网友留言,写短评,新闻发布辞等等,但不会“为写而写”;
③应用文改错;
④灯谜;
⑤仿写。
三、科学类文章阅读,都是“信息性阅读”,篇幅较去年短,但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材料为主,推断题、信息筛选题、分析题为主要题型。
四、文言文阅读
①以人物传记为主,筛选题不可或缺,专考语法试题应不会出现。文言文翻译,“译出大意”会是新的要求。注意《旧唐书》《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人物传记;
②唐宋八大家散文,注意苏轼、韩愈、柳宗元等的散文。
古诗阅读
① 对比阅读容量大,值得关注;设题点仍为:关键词发问,表现手法,前人评论入题,对比阅读的方式;
② ②以宋词为主,唐诗、宋诗、元曲为辅。
默写:由名句过渡到名篇。
五、文学作品阅读。
①仍以散文为首选。以文化散文和哲理散文为主,字数为1200—1350;
②关注名家的非名篇,多从作者的角度设题;如“作者为什么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应有1道表现手法,表达技巧题,往往结合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及文意设题,
③会出现1道开放题,向新课标靠拢;
④关注巴金《随想录》中的散文。
六、写作:今年将会加强限制性,彰显选拔功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树木•森林•气候”是一道有区分度的写作题。虽不直接从社会热点中命题,但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及个性”来写:
①标题作文及去年湖北、浙江、江苏的作文遭非议,当会吸取其教训;
②题意作文及题料作文(05上海及06春招)社会反响好,去年排在第二;③比喻性的话题作文也是热点(如“网”、“舞台”)。结合几者的作文题,如
“门•窗•墙”,难度太大,但利于选拔,方便阅卷。要找到“好写”但“写好难”的命题方式。
④人与环境和谐与发展均是社会热点,也代表了培养人才的倾向。高考作文也将继续把人生、人品、心灵、生存、发展、环境等内容作为考查重点。
⑤为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务实求真,材料仍会用事例、故事、寓言、哲理文句、图画等来引出;
⑥为了进一步加强文体意识,有的省份会对文体作出限制,但主流是要求考生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⑦注意“坦诚”、“主动与成功”、“日子”、“心态与目标”“公平”等话题及组合型话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