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志愿填报六类新老问题解答50例

作者:本站整理  时间:2006/6/9 13:50:32  来源:本站整理  人气:890

  特殊问题篇
  19.自主招生是怎样进行的?
  答:符合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中学推荐,由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试点学校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推荐的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提出候选人,试点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考核通过的入选考生名单须及时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学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指定的信息发布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布。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对先期考核通过并且符合统考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录取工作结束后,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应将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通过本省级招办信息平台和有关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试点学校须及时将自主选拔录取的已录考生名单在本校网站上公布。
  20.往届生报考重点校有没有影响?
  答:总体上来说是往届还是应届对报考名校没有影响,但有少数专业在招生的时候会注明不收往届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注意专业的说明,以免浪费志愿。
  21.小语种考生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答:大多数专业对小语种考生没有特别限制。如对某专业是否招小语种考生有疑虑,可以尽快向相关院校招办询问。
  22.今年保送生的录取条件是什么?
  答: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办法〉的通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所在中学推荐、招生学校审核同意后,可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一)省级优秀学生。
  (二)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竞赛名称如下:
  A、省赛区的竞赛名称:(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4)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B、全国决赛的名称:(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4)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三)高中阶段参加下列竞赛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A、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B、“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C、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四)高中阶段在下列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A、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B、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另外,达到规定要求的退役运动员经国家体育总局资格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可以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B、公安部、教育部《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公政治[2000]138号)继续执行。
  23.通常哪些特殊的学校和专业对视力、听力等有特殊要求?
  答: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
  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斜视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查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
  24.考虑交大、北航、北邮这样的专业特征比较明显的院校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考生在考虑报考这样的院校时应该明确自己要“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仔细考虑将来是想进入这些院校感受学校文化氛围还是将自己的高考分数用足,在不够这些院校强势专业的情况下转报其他院校。
  25.艺术院校录取新生文化分重要,还是专业分重要?
  答:根据有关规定,招生院校根据当年招生计划人数和考生高考成绩、专业成绩情况,划定两条控制分数线,即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和专业成绩分数线。在进入这两条分数线的考生中,应该说专业成绩比较重要。如果某考生专业成绩很突出,学校可以降分录取,降低文化成绩最多不超过20分。如果文化成绩相差太远,专业成绩再高也无济于事。
  26.各学校有哪些办法保证贫困生学习?
  答:帮助贫困生的方式各个学校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真实的情况申请助学贷款和各种形式的助学金;二是在校内和校外为学生创造勤工助学的机会。
  27.如何选择单考单招高职院校和专业?
  答:中职升入高职的专业对应性很强,第二志愿调剂成功的机会甚至远低于普通高考,三校生参加单考单招填报志愿时也应拉开几个志愿学校的档次。填报志愿的时候尽可能选择本专业或相近的专业,不宜过早跨专业填报,,将“复合型”发展放在专升本时再完成。
  28.学习医科专业难在何处?
  答:有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和本院校的其他专业是分开招生的,在填报志愿时须特别注意。医学专业对考生的视力、听力等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须根据自身情况冷静选择,以免浪费志愿。
  29.定向就业招生和非定向招生录取时有何区别?
  答: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同时进行录取。高等学校定向招生计划在学校调档线以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线以下20分以内、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向学校提供填报定向招生志愿的考生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填报志愿和复习备考一样,也是有方法和技巧可循的。考生和家长对高招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有些是正确、恰当的,有些就是错误的。因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在填报技巧层面出现较多的问题,希望考生和家长掌握好填报志愿的技巧,远离误区。
  技巧篇
  30.在志愿填报之前应该了解院校和专业的哪些信息?如何了解?
  答:应该了解院校的相关资历、学校性质、往年录取分数线、招生指标、录取规则以及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信息。相关信息可以通过院校开放日,招生通讯或直接与各院校招 
  生办公室电话联系,也可登录该院校网站等方式查询。以往年录取分数平均线为参考,结合考生自身综合情况填报志愿。
  31.如何选择重点学科?如何选择“冷”、“热”院校及其中的“冷”、“热”专业?
  答:每所院校都会有重点学科,但重点学科的选择应根据所选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所谓“冷”、“热”院校和专业问题,实际上应分为入学和就业两方面谈,“冷”、“热”院校和专业由于入学时报名人数密度不一,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所以会出现录取分数有差别。但有一点应该指出:即入学热门专业不一定三、四年后毕业时是热门就业,所以建议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等综合考虑专业选择,且不可只盯着眼前的入学热门专业。
  32.填报的几所院校应该如何拉开档次?如何考虑同院校的专业级差?填报“平行”的专业志愿过多对报考有哪些影响?
  答:高考录取分数线有学校录取线和专业录取线之分,很多高校相差都在五、六十分。建议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采取“一冲、二保”或者“一保、二冲”的方法。所谓“一冲、二保”,就是指如果一本所报志愿填得稍高一点,建议在填报二本志愿时可以采取“保底”策略,避免一旦一本志愿“冲不上去”,又因为二本志愿填报过高而一落千丈。而“一保、二冲”的方法,就是指如果一本填的是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学校,那么二本可以填报稍好些的高校或专业,这样即使高考分数和一本志愿有差距,也可以进入到二本中的好学校好专业,不至于白白浪费分数。所以,填报志愿前还应该把各个学校,特别是各个专业近几年的“大门线”和“小门线”都摸清楚。
  33.扩招后会不会降低教学水平?面对扩招的院校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去选择?
  答:国家在高校扩招前期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应该说不会因为增加学生人数而降低教学水平。考生应在详细了解扩招院校是哪些专业增加了招生人数,课程安排如何等各方面的情况后,再进行填报。
  34.在分数不够自己理想专业的情况下,想利用转专业的形式达到“低分高就”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应该了解该院校是否允许转专业,有没有名额标准;其次了解转专业的条件是什么、自己是否能具备这些条件;最后有可能的话了解一下往年其他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作为参考。
  35.如何根据一模成绩考虑志愿如何填报?如果一模成绩不佳,应该如何应对?
  答:准确地说一模成绩不完全代表高考成绩,考生不应该只根据一模成绩考虑志愿填报,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综合学习状况,并参考历次考试本区排名报志愿,如果一模不理想只要静下心来彻底分析不足,查漏补缺,通过最后阶段的考前冲刺,成绩应该还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36.填报志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无论文理科,填报志愿都应该遵循两个基本点:预测高考成绩+个人潜能。前者可以先帮助考生圈定报考的院校,后者可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37.填报志愿的时候用不用考虑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而产生的降分录取的因素?
  答:每个院校降分计划是否完成,是否每年不固定,只有当年录取结束后才可知晓,所以考生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切合实际地填报志愿,不应该去考虑其他因素。
  38.在考虑按大类招生的院系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项?比如:招生按大类报名,同大类包括几个专业,而且根据规定一个学校可以报五个专业,报这个大类算是报一个专业还是报多个专业?
  答:这因学校和院系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有些院系下的几个专业是单独招生的,这种情况下每个专业就各占一个专业志愿;有些院系是统一招生,入学后再选专业的,这样的院系就只占一个专业志愿。
  39.志愿填报和分数线是否真的存在“大小年”现象?
  答:志愿填报和分数线没有绝对的“大小年”,这些都是受院校专业招生情况影响的,考生应该尽量避开“大小年”现象,多研究近两年的录取分数线,知道分数后第一时间速与目标高校联系,科学决策,确保线上有名。
  40.对于低分段的考生,填报高职、大专院校也十分关键,应如何填报?
  答:这部分考生虽然上了线,但成绩属于下游,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报考那些历年来上线情况基本持平或者生源不足的院校,避开竞争压力。选择专业应该要尽可能考虑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
  误区篇
  41.考生的理想是一流名校,但成绩还相差甚远,如强行报考会造成哪些后果?
  答:考生首先应该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如果不能够结合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名牌院校,志愿填报与高考分数不能够成正比,填报的志愿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强行报考,不但会造成今年高考有可能落榜的情况,而且对考生的心理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42.学生因为彼此比较熟悉,可能会出现大
  家扎堆报考相同专业、院校或互相攀比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答:填报志愿不盲从。考生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明确大学生活是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不应该去遵循或者受其他人的影响,改变自己志愿填报的方向,还是应该多结合自身情况并听取老师的建议。
  43.在填报志愿时,是否应以未来收入为标杆?
  答:考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清楚上大学不代表未来个人收入水平,是为自己增长知识财富,而非某种物质目的而学习。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特长,客观地、理智地进行志愿填报。
  44.想让孩子报考的专业可以使他中途比较容易地转到国外去继续深造,这种做法可取吗?答:中途出国留学对于学生大部分不适合。而且家长不应该在高考前考虑这些问题,因为人有了退路,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填报志愿时考虑这些因素,会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
  45.职业测评对填报志愿的指导意义有多大?
  答:就目前来看,职业测评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开来,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专业和职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所以没有必要在填报志愿时分心去参加测评。
  46.收费标准高的专业就一定好吗?好专业就一定收费高吗?
  答:收费水平不代表教学水准,各院校资历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程安排不同,收费的标准也不同。考生和家长不应该盲从“贵的就是对的”,而是要“斤斤计较”,仔细挑选合适的专业。
  47.有的成绩不错的同学报考清华、北大这样名校的时候都有一些犹豫和信心不足,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鼓励他们?
  答:考生填报志愿时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压力,这就需要家长多与考生交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在不过分表露期待目标的前提下对考生进行暗示性的鼓励。也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共同将考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48.对专业和院校望文生义、心存偏见对于志愿填报有哪些不利?如何避免这种误区?
  答:望文生义、心存偏见往往就是对于志愿填报信息的掌握和了解不足。如果想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考生尤其是家长就应该多注意对院校专业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做到知己知彼。在填报志愿时,冷静地、有层次、有目的地进行填报,摒弃个人的主观臆断,一切从考生和招生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49.填报志愿时家长“一言堂”和孩子过分强调自己兴趣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协调?
  答:5月份填报志愿时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尽可能地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等进行选报,切不可只按家长希望和身边人的愿望进行选择。如果考生过于固执偏离了自身实际情况,家长应该冷静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冲动的后果,共同合理地填报志愿。
  50.孩子非某大学某专业不上,宁可选择复读也不肯“屈就”,应如何劝导?
  答: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要正确地调整好考生的期望值,要结合实际水平,规划求学目标,大学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代表整个人生。在大学毕业后,可以选择曾经向往的大学的研究生来实现自己的梦也未尝不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