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经验介绍

作者:不详  时间:2006/6/13 5:58: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389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借此机会我将我校语文复习及校本教研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集体备课,切忌单兵作战。
  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是重要一环。通过教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我校的集体备课强调做到“七个一”。它们是
  (1)、每一位教师谈刚讲过的课一点的经验;
  (2)、每一位教师谈刚讲过的课一点的教训; 
  (3)、每一位教师提一个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4)、每一位教师提一个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
  (5)、集体听一位教师说课;
  (6)、集体确定听一位教师的课,并进行评课;
  (7)、集体确定一位教师出本周的过关测试题。
  诚然“七个一”的提出是一种形式,但要的是形式之下的实质教研、备课。例如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对写作中常犯的错误进行了总结,使参加备课的所有老师都受益匪浅。它们是―――
  审题方面:1文不对题 --- 误解题目或话题及要求2忽略题眼 --- 抓不到文章的要点。
  内容方面:1内容贫乏 --- 不充实,缺少真情实感,2题材不新 --- 材料老生常谈,毫无创意3详略不当 --- 不分详写和略写,草草了事3言不及义 --- 写了一大堆流水账,中心不明。
  表达方面:.1叙述平直 --- 情节太平淡,不生动。2 描写平淡 --- 不能表现出人物特征。3杂乱无章 --- 交待不明确,结构不清晰。4立场模糊 --- 自相矛盾。5卷面脏乱差-字体潦草。以上错误可让学生对号入座,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二研究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切忌重讲轻学。
  例如:当我们对某一单元进行测试后,在批改和讲评试卷时有意识的对得分和失分情况做一归纳和整理,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忌公布完答案了事,不能为讲卷子而讲卷子,从而忽视对造成失分原因的查找。忽视对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忽视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状况,忽视教学效果的反馈。
  三专项复习,讲求实效,切忌题海战术。
  众所周知,中招语文试题由“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五部分构成。专项复习的质量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招成绩。提高专项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将是复习阶段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课的结束,初三语文将进入复习阶段。一般而言中考语文复习分为三个阶段:1纵向地梳理课本知识,2横向地复习各个知识点,3讲练结合模拟冲刺。要做到充分彻底地复习初中语文,必须具体到每一节语文课。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节语文课,提高每一节语文课的效率!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停地学习,及时温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倡,可一旦把复习与猜题押宝联系起来,与无休止的练习联系起来,大搞“题海”之战,于是乎练习册,考试卷,模拟题,课课练,绿卡蓝卡等等,资料无穷,题海无边。而这些题目又大多是重复拼制的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的产物。如果让学生没日没夜做这些枯燥、乏味却又十分复杂的重复摸拟劳作,这复习就大大地变形了。这种原地踏步似的复习,效果并不见佳。
  可是做试题是语文复习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查漏补缺,巩固理解,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练习”,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层次,循序渐进,要灵活多样多角度地训练思维能力。例如,字词方面,第一步先让学生自己抄写,第二步有选择地让学生听写,第三步,让学生做练习等;其次,要有一定的数量做保证,因为“熟能生巧”,同时要有所侧重地精练,从而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比如说,有的练习可让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即可,有的练习可适当选择学生做错较多的题目讲,有的练习可从头讲到尾等。另外,训练的方法要多样,可先讲后练,给出规律让学生把握标准练,也可边讲边练,以解答疑难,反复实践,还可先练后讲,在学生“山穷水尽”时加以点拨,让学生恍然大悟。
  四夯实基础,有的放矢,切忌跟着感觉走。
  要注意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指导学生对各知识点了如指掌,在语言的识记、理解、分析和运用上下功夫。
  诚然,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需要自己对语文材料的感悟与理解,其有效途径就是多读、多看、多听、多思考。多读即多读书报;多看即多观察生活,适当看一些电视新闻;多听即听广播,听周围人的语言表达;多思考就是把读来、看来、听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储存有价值的信息。
  进行复习时要注意有的放矢,切忌跟着感觉走,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复习,就要把握其命题的趋势:选文材料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能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其基本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并能进行概括和表述。在此基础上,能创造性阅读,完成开放性的题目。诚然,不论是哪种文体,建议同学们最好按照“三看”、“两原则”、“五步走”的方法去做。“三看”指:看题目、看开头、看结尾;“两原则”指:“跟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带着文后的题目去阅读”;“五步走”指的是:“统观全文,把握基调;结合语境,合理想象;重点词语,合并类项;文中原话,照抄不误;要点全面、基调缀后”。这需要用心体会,不断的归纳、总结。
  五注意信息收集,切忌闭门造车。
  我校语文组通过对近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分析,和相关信息收集就中招语文考试做一展望,仅供大家参考。
  1、新课程改革必将为语文考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课标要进行解读,对中招的指导思想要明确:“三个有利于”就是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学段的入学选拔;
  2试题文化内涵丰富,人文精神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例如今年河南省课改区的阅读题之一就是河南特产“钧瓷”。非课改区的阅读题之一是“内乡县衙”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3、试题结构多样化,相对稳定,日趋科学,但仍以主观题为主。
  4、开放性试题分量加大,拓宽了考生展现个性发挥特长的空间
  5会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精神。内容上可能会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可能会考查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总之,将更注重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培养。
  6新题型层出不穷。如画配诗、编对联、写建议、说推荐理由、成语替换、加批注、写摘录、学科渗透、拟标语或宣传语、谈感受、写导游词、多角度分析、反思评价、推荐名著、设想描绘、尝试评价或感受评价、想象描写、学习卡片等多种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回归课本抓重点,专项训练抓难点,综合测评抓考点”。这样就形成了“点”、“线”、“面”的有机、完美结合。希望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为此,也向各位同仁提几个应该注意的误区:只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基础积累;陷入资料泥潭,忽视课本复习;大搞题海战术,忽视《考试说明》和考题研究;训练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分析和评价;重视口头表达,忽视动手训练;重视面面俱到,忽视查漏补缺和“短平快”项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和改进。
  以上是对中考语文复习的一些粗浅认识,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