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新形势下的教学常规检查
作者:广西区二建学校 黄甲兵| 时间:2004/8/17 18:56:05 来源:原创 人气:1174
一、检查备课――检查传统要求与创新点并重。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说明了这个道理。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备好课要“三备”、“三写”,即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对象、写教学进度计划、写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在我们备课当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把传统式的要求写了出来。举一个课时计划为例,教案中能反映出教学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看起来像一个 完美的教案,但进一步检查,就会发现以下的不足:1、没有针对本学校的实际;2、缺乏创新点;3、有相当部分是从别的参考书上转抄过来。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三备”、“三写”的基础上,要明确体现出创新点,在教学后记中总结出创新的效果和经验,检查时作为检查的内容之一。以之为手段,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和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二、检查上课――检查基本要求以及创新方法、创新效果并重。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
发展能力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教师上课表现出来。因此,检查上课是考评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呢?以前评课从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语言是否有表现力、板书是否整洁、教学过程是否严密等方面进行。后来增加了对学生学的方法、学的气氛、学的效果等方面内容的评价,可以说要求比以前更高。在现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检查上课要在上述要求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创新教学效果等项目,使之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压力和动力,这是宏扬创新教育手段之一,也是积累教学创新经验的手段。
三、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检查因材布置和评改效果并重。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给学生必要的反馈形式,也是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椐了解,绝大多数学校在检查作业布置、批改上注重下列几方面。1、检查布置作业数量以衡量学生负担轻重;2、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以检查教师教学效果;3、检查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以此考评教师责任心。上述检查项目可以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十分正确。如作业数量多少应以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而不同;检查批改作业量不能证明其责任心,因为教师批改作业并非是提高学生水平最隹手段。我们主张采取下列检查作业布置及批改的方法:1、检查是否注意一般和个别差异,是否是因材布置,以之衡量学生课业量;2、检查作业形式,看看是否有基础层次、发展层次、创新层次之分,以之检查作业布置的质量;3、在检查学生作业正确率基础之上,检查纠错率 ,以之检查学生是否巳再反馈;4、检查学生自批自改能力的高低,这最能体现教师教学效果。总言之,检查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务实的态度,要检查真正能体现学生水平和教师创新能力的项目,才能真正起到考评教师能力和促进教师创新、提高教学成绩的作用,反之则会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误解,同时会对教师教学方法产生误导。
四、检查课外辅导,注意检查是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其作用有二个方面:一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二是因材施教的图径。而现实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误把课外辅导当作对后进生或缺课生的辅导,只发挥课外辅导弥补不足的作用,忽略了因材施教的功能。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检查要注意检查对后进生、缺课生的辅导,重点更应检查课外辅导是否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特点、个性特长,运用不同的辅导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上述检查内容也就是我们对教师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我们的要求明确了,教师们的课外辅导方向也就明确了。
总言之,面临创新教育的新形势,我们的教学内容正在变革,我们的教师也正在努力探索创新教学的方法。教学常规检查作为基层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创新教育形势,促进教育的创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