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内容透视及评论

作者: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 邱孔龙  时间:2006/9/13 10:55: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131
作者扫描:
  丹·布朗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1996年,丹·布朗对密码破译和秘密情报机构的兴趣,促使他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数字堡垒》,后接二连三地创作了最成功的畅销书《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把以"科学+宗教"为主题的惊险小说类型发挥到极致。而这一创作主题与他的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数学教授,母亲则是一位宗教音乐家,这样的特殊家庭环境使在人类历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科学与宗教”成为他的创作主题。
内容透视:
  故事从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索尼埃之死开始,这位死去的学者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把自己全身的衣服剥去,四肢伸展开来,做成—个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的姿势,用手蘸自己的鲜血在腹部画了一个五角星,还在身旁写下几行谜语般的数字和文字。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此时正在法国巴黎出差,他在午夜时分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
  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就象蒙娜利莎的微笑一样将成为永远的秘密。
评论浏览:
      《达芬奇密码》凭借曲折的情节、迭出的悬念、源源不断的高潮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作者用一枝具有魔法般的笔为我们创作了一部赏心悦目、博学多才的悬念小说。作者设置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读者紧张地喘不过气来,用一个又一个阅读陷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圈套引得读者晕头转向。这部小说不仅有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架构,而且还将整个西方文艺史和宗教史揉入其中,通俗与高雅结合得水乳交融,使这本书不论对哪个层面的读者都极具吸引力。
     《达芬奇密码》是一部讲究智谋的复杂的探秘故事,它把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密码、数列、密码盒的研究,以及那些可作为线索的隐秘信息。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对绘画、建筑进行了细腻生动的描述,对宗教及其历史进行了详细而鲜为人知地解说。读者在享受作者为我们带来紧张刺激的情节的同时,也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同时《达芬奇密码》一书还为读者披露了一些让你惊讶不已的见解。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