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念更新与教师角色转换

作者: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副院长 陈雅芳  时间:2006/9/21 7:04:56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1070
  如何尽快而有效地做好新办高职学院的转型工作,直接关系到新办高职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作为新办高职学院在转型时急需更新的教育观念包括: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其具体内涵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树立、身心健康及体能素质的培育和灵活多变、开拓创新、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素质的造就。
  树立长远的就业观。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方向。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就业后,还要关心和促进他们把职业发展与自身持续不断地发展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在办学中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瞄准市场,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树立办学的特色观。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在“特”字上做文章,要善于开发学校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培养新型的师资队伍,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办学的强项。
  树立开放的服务观。以服务为宗旨,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为此,学院每个专业都必须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
  树立规范的管理观。首先要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理顺院、系二级各自的责、权、利;把握简政放权的原则,让系部一级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其次,要本着转换机制、优化机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学校职能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范学校党政机构层级和领导干部职数。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把高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
  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要从传统教学型角色向复合型、技能型、多能型的教师角色转换。
  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深入用人单位调查研究,并采用岗位培训、下基地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生产一线了解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通过“课题合作”、“项目开发”等方式,促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有关科学、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两门以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教师必须参加不同程度的进修培训,不断掌握教育、科技、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并内化为多种能力,使教师由单一学科型向人文、科学、技术融合的多能型人才转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