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腐烂的皮肉”、“脊骨”诗歌意象的理解——解读食指的《相信未来》
作者:学勉中学高一语文组 徐秋亚 时间:2006/9/24 16:49: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751
笔者以为,《语文培训手册》中对于“腐烂的皮肉”的意象解释“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是相当确切的。理由如下:
其一,从句意角度来看。“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在句意上后一句话有着对前一句话作出进一步解释的作用。也就是说,“腐烂的皮肉”这一意象中包含着“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这一层意思,令人想到一种生活经历。而作者的“不管”字眼的出现,可见诗人对于这种处境是不在乎的,因为它是“表层的”,“暂时的”。没有伤及作者的内心,大可以将其轻轻抹去。
其二,从未来人们的态度来看。“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从这一诗句中看到,人们的态度无论是同情还是嘲讽,对象应该都是针对人的某一种境遇而言的。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将“腐烂的皮肉”这个意象理解为“死后的身体”是不妥的。而诗人对这一切都不在乎,足见其只是一种表层的,暂时的现象。
其三,从诗篇的写作角度来看。教参认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去掉“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从未来看现在,现在的一切都成为了历史,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成为过去,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当然这里的“一切”是无关重要的经历,这段经历并不是人生的主要内容,“表层的创伤”终将会被岁月抚去,“暂时的困难”终将成为历史,可见诗人的心态是乐观的。
另一诗歌意象“脊骨”理解成“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脊梁”同样也是相当确切的,从诗歌的句意上看“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诗歌的后面一句话应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都是意象“脊骨”的一种经历和体验。因此从对象的角度来看,意象“脊骨”理解成“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脊梁”是最合适的。
这两个意象在本篇诗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为教师在抓重要意象时讲解时切不可以忽略。否则诗歌失去了整体性以及对诗歌情感的进一步把握。因为“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直渗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是诗人真情的凝结,诗意的升华,给人以一种持久的美的震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