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解读课外古诗词

作者:四川泸县六中 邱道固  时间:2006/11/25 9:22: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58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的文本上都附有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并背诵。文本的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尽管诗词前均有提示,但像我们这样的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初中生,阅历浅视野窄,中等及以下成绩的学生,要想准确地解读其中的任何一首仍然不容易,这就既需要他们之间通力合作,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读,即给他们指指途径和方法,必要时还要加以点拨。
                                                    疑团重重      教师指路
  班上许多学生对文本上所附的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一筹莫展,这个说这里不懂,那个说那里不懂。请看有个学生和老师关于《卜算子.咏梅》上片内容的对话:
  生:老师,“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四句中有的我不能理解。
  师:能说具体一些吗?
  生:好。为什么陆游非要在外面又是“风”又是“雨”的“黄昏”时间“独自”出去?他说他“寂寞”,他的妻子呢?
  师:你提的问题有道理,说明你肯动脑筋。你能先说说你对刚才问的几个词语的理解吗?
  生:“黄昏”是写他当天到“断桥”的时间,“风” 和“雨”自然是指当时的气候,“独自”出去是因为什么我说不清楚,至于“寂寞”嘛,肯定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儿心里痛苦,所以也就感到寂寞了。
  师:有一处你猜对了,那就是“寂寞”;有两处你说对了一半,那就是“黄昏”和“风”“雨”; “独自”说不上来。这说明你对陆游还了解得不多。
  生: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写了近万首诗词,一生主张抗金,听说他的前妻叫唐琬,是他的表妹……
  师:说得不错。那么,接着你讲的内容问一句:你可知道唐琬何时与陆游分手,又是因为什么分手的?
  生:不知道。
  师:你读过陆游的《钗头凤》或者看过电影《千古风流》吗?
  生:没有。
  师:你了解陆游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背景吗?
  生:不了解。
  师:你知道他写《卜算子.咏梅》时有多大岁数了?
  生:不知道。
  可以看出,学生由于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其他原因,一问三不知。学生们纷纷要求将那些古诗词当成课内阅读篇目讲一遍。当然,我们不能那样做,只能给他们指路,事情还得他们自己做。
  我们对学生们说:解读一首诗词,了解其具体的写作时间和背景等等是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没有注释,就得通过借阅等途径。有些资料中并没有问题的现成答案,需要对所占有的资料加以比较、分析、整合,再得出结论。比如解读《卜算子.咏梅》,先要尽可能地查到有关陆游个人生平、爱情、抱负、遭遇……等资料,再查一查他的作品,或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对解读《卜算子.咏梅》有用的东西。其次,同学之间要资源共享,愉快合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再次,切忌为应付考试而机械背诵,囫囵吞枣,要从学知识的目的出发,积极主动地做好“原始积累”。大家下去按老师的话试试吧。
                                                     云开雾散     成效显现
  快要半期考试的时候,我们分别委托两个班的语文课代表作了一次情况调查:基本上能够解读所附诗词和背诵的,分别占百分之五十三和五十一,能够大体上解读并背诵的,分别占百分之三十二和三十七,只有个别篇目基本能够解读、但绝大部分篇目却能背诵的,分别占百分之十五和十二(后两类包括存在智力问题的和篇目没有阅读完的)。效果虽然不很显著,但毕竟显示出来了。我们很高兴,表扬并鼓励了班上学生,希望他们继续合作,进一步发现,获得真知。
  半期后,我们先分别在班上作了布置:请将课外诗词阅读中还存在的问题写给课代表,由课代表整理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研讨。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再集中加以点拨,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更重要的是方法基本过手了。
  帮助学生解读,主要的并不是因为那些古诗词也是考试内容,而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逐步拓宽视野,从多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逐渐积淀起一定的民族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这一点,在此借一席之地提出来,希望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gsydrhgp 于06-30 13:02发表评论: 第1楼
  • fckiWy a href="http://pvnhvfpnteir.com/"pvnhvfpnteir/a, [url=http://ljinaglxixjz.com/]ljinaglxixjz[/url], [link=http://jibwwjaxlcwp.com/]jibwwjaxlcwp[/link], http://arzvgnmllb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