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品味,体验,评价

作者:江苏省东台市台南镇中学 卢崇斌  时间:2006/12/3 17:07: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85
  亲近文学作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大快事。它让我们放飞希望如春,赞叹年华如夏,收获喜悦如秋,澄澈心灵如冬。亲爱的同学们,你想体验这种阅读的快乐吗?那就请跟我一起走进第一单元。
  一、感受
  感受是对文学作品整体的感知,它来自于作品先“声”夺人的那些特性。
  我们可以从形式上感受,如冰心的《嫩绿的芽儿》——结构整齐;可以从内容上感受,如巴金的《繁星》——描摹繁星,美不胜收;可从情节上感受,如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情节真切悲壮;可从情感上感受,如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对母亲、对祖国圣洁诚挚的爱。
  我们感受到的有时是文学的语言,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丰富多彩的词语、真挚亲切的情感;有时是鲜活的形象,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勇于献身、视死如归的伟大英雄哈尔威船长;有时是人生的哲理,如冰心的《成功的花》——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
  二、品味
  品味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层阅读,对作品美点的揣摩分析、把玩咀嚼。那么,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品味的美点呢?
  可以品语言,优美如《繁星》中柔美、静谧、奇妙的海上之夜;舒缓如《纸船——寄母亲》中“留着——留着”“一只——一只”;深刻如《成功的花》中的诗句。
  可以品技法,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用对比——船与船、人与人、海难发生后最初与后来的对比;《繁星》中虚实结合,《纸船——寄母亲》中托物寄情等。
  还可以品内容,品形象,品句式,品结构。在品味的时候,要品得深,品得细,品得美,品得奇,品得趣。
  三、体验
  体验是对作品的更深层的阅读。阅读的过程是接受作品传情的过程。阅读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这一角色渗透到文学作品中,调动生活经验、阅读积累,用自己的鲜活思想走进文学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在阅读中可沿着这样两种途径进行阅读体验:
  1、设身处地,沿着作者思路去体会作者的感情。阅读时,一方面通过感官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另一方面顺着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地去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如阅读《纸船——寄母亲》,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起感受漂泊无依的孤独。
  2、依景索情,联系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体会作品的情味。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可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所以高明的作者往往会利用环境来刻画人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夜雾的描写。
  体验,是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让联想的翅膀,振翮奇诡璀璨的艺术苍穹之下,让感情的触角,摩挲于动人情愫的文学形象之上,从而在徘徊、流连、涵咏中,陶冶性情,丰富感情。
  四、评价
  我们在阅读中对文学作品中的美点或疑点进行接受或不接受的“疑读”,说文章“好”,好在哪里;说文章“不好”,不好在哪里,这就是阅读中评价。评价,是我们立足于作品,对作品进行的理性思考,是深入阅读之后的“浅出”。
  评价的对象可以是作品的美点。如《繁星》感受之美,《母亲》比喻之美,《纸船——寄母亲》构思之美等。
  评价的对象也可以是作品的疑点。如《纸船——寄母亲》中“总是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三句中的代词“它”能否换用“他”。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