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江湖——读《妻妾成群》有感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2/13 18:56: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31
  引言:
  由于从小酷爱阅读武侠小说,所以在读完苏童的《妻妾成群》后,忽然觉的故事中妻妾们之间种种的明争暗斗与武侠小说里江湖侠客之间的打打杀杀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唯一的不同只是男人的江湖更多的是单纯的血雨腥风,义气之争,而苏童笔下描写的淋漓尽致的女人的江湖,却是勾心斗角,牵动着家族、社会,乃至时代的生死之争。
  尤其是女主人公颂莲,让人哀叹她“红颜薄命”的同时,也体会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感。这让我想起金庸《笑傲江湖》里发人深省的江湖论:“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主体:
  如果把浓烈的封建等级制度笼罩下的腐朽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充满杀机的“江湖”。那么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江湖里,鲜亮的主人翁——颂莲就好似一位带刀侠客,以充满生机的明快色彩杀出,最终却可悲得踏上一条垂死挣扎直至郁郁而终地毁灭之路。带有讥讽色彩的配角——陈佐千就像是 “九阴真经”,是这个女人的江湖里人人欲得的武林秘籍。至于形形色色的第二主角——三房太太以及女仆燕儿像是一群被封建制度深深侵蚀的江湖浪人,在她们身上旧式妇女种种可怜可悲的形象显露无疑:愚昧,嫉妒,空虚,麻木。
  由此观之,抗挣命运,颠覆江湖的黑暗便是颂莲这个“侠客”存在的意义了。之所以说她是侠客,到不是因为她路见不平,而是因为她与那群愚昧无知的太太们不同,她是沐浴过五四新风,接受过正统教育的新时代女性。骨子里残存着的一点清高与自尊,促使她在这个混沌的江湖里挣扎,为自己赢得一片天空。
  “侠客”颂莲在江湖经历了抗挣—妥协—抗挣—沉沦—解脱的五个过程。
  颂莲嫁入陈家不久,陈佐千年老力衰,油尽灯枯。当陈佐千向颂莲提出性事方面的无理要求时,颂莲出于一个人的自尊断然拒绝了,这是她的第一次抗挣。陈佐千说她连条狗都不如的时候,她失了宠爱,失去了地位,也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颂莲妥协了。
  第二次抗挣是最为激烈的。在陈佐千那里得不到安慰的颂莲,转而把希望寄托在飞蒲身上。不幸的是当我们都以为颂莲会在飞蒲那找到幸福的时候,作者却意外地安排了一个“东方不败”——飞蒲的性趋向充满争议。遭受拒绝的颂莲失去了理智,低声下气地对陈摇尾乞怜,她的再次沉沦让她真连狗都不如了。
  一点点被江湖的腐朽气息浸淫的颂莲,像是被废了武功一样,全然不见一个“新女性”的见识和性格。相反到是折射出了林黛玉般旧小姐的自哀自怜以及潘金莲式的狠毒残忍。就在她竭力置身事外独自感伤时,梅珊被杀的场景催化了颂莲心中的恐惧,过去的种种不如意,受侮辱,以及对于生存的压迫感都使她无法承受。苏童在全文渗透性地给予了颂莲死亡降临的存在主义态度:“人生是荒诞不合理的,任何存在都是无意义的” 。苏童从颂莲的失败中预示她的悲惨结局。让她疯癫是对残酷现实的逃避,也是作者对悲剧人物的最后一次解脱。
  结语:
  颂莲的自尊、纯真,以及她所受过的高等教育本来可以成为她锋利的“屠龙刀”,在江湖斗争中为她披荆斩棘,护她周全保她性命。可惜在这个腐朽,黑暗的江湖里,“屠龙刀”失去了它的光芒,颂莲最终被自己的“刀”所伤,她的精明干练最终成为走向绝望之路的原动力。毕竟,在这个黑暗的江湖里,单凭一己之力想要力挽狂澜,在坚不可摧的封建牢笼里是断然不可能的。江湖规矩,胜者王,败者寇。于是颂莲不得不随波逐流,默默接受封建社会强加在她身上的封建女性的腐朽意识 。
  颂莲在“江湖”里的浮浮沉沉直到最后的疯疯癫癫,又让我联想到《射雕英雄传》里的西毒欧阳峰,他总是逢人就问“我是谁?我是谁?”,颂莲在新旧思想的矛盾中徘徊不定,在生活的挤压中奄奄一息,疯了还在自言自语“我不跳,我不跳。”如果说欧阳峰是因为欲夺“九阴真经“而迷失了自己,那么颂莲即使迷失了自己也清醒地抗挣着,决不跳入深不见底的封建牢笼。最后作者不让颂莲死,却让她疯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再对当时那种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不满的同时,也暗藏这一撕对新思想,新制度的希望,他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新思想,新“江湖”一定会到来,从而颠这覆腐朽的封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