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湖湘文化”的“生活型”教学模式

作者:宁乡县城郊九年制学校 蔡粒波  时间:2006/12/15 16:55: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02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湖湘文化的教育,让他们感到身为湖湘人的自豪和骄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
  我在三、五年级的校本教研教学课中,将湖湘文化融入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中,自己独创了一种“生活型”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几点具体做法一一列举。
  一、聊天式
  也许是本人的笑容比较亲切,一向被认为亲和力比较强。我也恰当地利用了这一“资源”,力求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为我采用“聊天式”教学湖湘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常采用这一模式来教学湖湘文化中“风俗习惯”这一内容。我一改老师在上面居高临下地讲解,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自己坐在学生中间,让学生围在我周围,像平日聊天一般地自由发言。老师不必有条不紊地提问,学生不必举手才能作答。在这种氛围里,他们挖空心思地回忆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譬如端午是怎么过的,中秋是怎么过的,过年有些什么忌讳,一个个讲得哈哈大笑,兴趣盎然。这时候老师再恰当地补充他们所不了解的内容,他们便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听得津津有味。知识,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他们的脑海。好多学生都说:“文健课真好玩。”
  二、故事式
  跟湖湘文化相关的一些精品古文,三、五年级的学生学起来十分吃力,也掌握不了。为了让他们对这些文章有所了解,我调整了自己原来教学文言文的固有模式,避开文言虚词等的解释,从讲故事入手,给他们讲授。比如,我在给他们介绍《桃花源记》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关桃花源来历的故事。”学生们听得一个个竖起了耳朵,还对“为什么桃花源再也没有找到”这个问题做了长时间地探讨。了解了故事情节以后,我再将这篇古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配上漂亮的画面,学生们一个个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还摇头晃脑的,可带劲了。
  三、培训导游式
  对于湖湘文化中的名人轶事、风景名胜、风味小吃这些内容,我也有意识地避开了传统的讲授法,采用了“培训导游式”。我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远方的客人作介绍。为了让他们身临其境,我特意使用了导游的帽子、喇叭等教具,把他们装扮成一个个像模像样的小导游。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对他们要求不高,在黑板上列举了一些小标题,让他们任选其中的一个,能讲清楚一个内容就可以了。这些题目有《来,我们去游岳麓山》、《朋友,请尝尝我们长沙的臭干子》、《我来给你讲将雷锋的故事》等。后来,要求慢慢高了,变成了《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欢迎你来长沙作客》等。这样,里面要讲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难度也就大多了。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总之,我认为学生应当轻轻松松 快快乐乐地学,我相信,我一定能让学生迷上湖湘文化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111 于03-22 13:25发表评论: 第1楼
  •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