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的格式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2/29 22:55:1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054
一、整脸:俗称六分脸,是京剧中比较原始的谱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脸谱戏画就有这类谱式,整脸脸谱多用于年迈之人,如《麒麟阁》中的杨林(粉红)、《大保国》中的徐延昭(紫色)、《群英会》的黄盖(红色);这种谱式也可用于非年迈的特定人物,如,《铡美案》的包拯,《天官赐福》中的赵公明(大财神)、《御果园》中的尉迟恭等。
二、三块瓦脸:这种谱式在舞台上的应用极为广泛,这种谱式明前的把眉、眼、鼻窝,用色彩区分为三块,故名为三块瓦。如《收关胜》中的关胜(红色,额面加太极图成姜维)、《失街亭》中的马谡(白色)、《鱼肠剑》中的专诸(紫色)、《战宛城》中的夏侯墩(蓝色)、《长坂坡》中的乐进(黄色)。三块瓦脸谱的眼窝把后部下重即为三块瓦老脸,如《四杰村》中的鲍自安(白三块瓦老脸)、《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粉红三块瓦老脸)、《弓砚缘》中的纪献唐(红色)、《刺王僚》中的姬僚(黄色)等。
三、花三块瓦脸:这种脸谱是从三块瓦谱式发展而成,这种谱式在舞台应用中也很广泛,把眉子、眼窝、鼻窝中分别加画图案或线条,构成不完整的三块瓦,如《霸王别姬》项羽(也有称此谱为无双脸,即为项羽的专用脸谱,白色画三块瓦谱式),《战宛城》中的许渚(黑花三块瓦)、《连环套》中的窦尔墩(兰花三块瓦)、《草桥关》中的马武(蓝色,郝寿成先生用绿色)、《战濮阳》中的典韦(黄色花三块瓦)、《祥梅寺》中的黄巢(红色花三块瓦)、《叭蜡庙》中的费德功(紫色花三块瓦)等。三块瓦脸谱将两侧白眉加宽,两边的黑眉子并在一起,形成从鼻头至额顶的黑道(俗称通天纹),两眼窝用黑道相连,形成十字黑道,派生出“十字门花三块瓦脸谱”,如《草桥关》中的姚期,《牛皋下书》中的牛皋,《牧虎关》中的高旺等。
四、碎脸:这种脸谱是把花三块瓦脸谱进一步细化,增加纹理、花样,谱图比较繁杂,但仍然是花三块瓦脸谱的基本格局,如《界牌关》中的苏宝童(稍加改动即成“安天会”和“无底洞”中的吊客脸谱,属黑色碎脸)、《无底洞》中的白虎(白色碎脸),不少神怪脸谱使用碎脸脸谱,如《百草山》中的金翅鸟、白鹦鹉,《琵琶缘》中蝙蝠精(金色)、《打棍出箱》中的煞神(黑色)等。
五、元宝粉脸与元宝脸:元宝粉脸一般是用抹脸的方法,常是表现地位较低的奸臣,有些牙将、旗牌、朝官、贼盗、恶奴等也用元宝粉脸,如《罢宴》中的中军,如果把元宝脸谱的眉子、眼窝加宽加大,用勾脸的方法,就称之为元宝脸,如《五人义》中的颜配韦。
六、丑角粉脸:丑角多用抹脸方法,主要有腰子粉脸,豆腐粉脸,枣核粉脸等基本谱式,勾、揉方法也可用于丑角脸谱,丑角也有破脸脸谱
京剧舞台脸谱图案的四种基本类型是揉,勾,抹,破。
揉脸: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面纹的描画,是象征性脸谱,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关羽的揉红脸,是按照关羽传说重的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的面貌设计的。揉黑脸,如《叭蜡庙》的金大力。
勾脸: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主色,组成彩色图案,有的贴金敷银,五光十色,是一种指示性脸谱,张飞在剧中勾黑色脸,环眉,环眼,表示传说中的豹头环眼。
抹脸:抹脸是用毛笔蘸水合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类人物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如曹操在京剧中是大奸雄,是大粉脸,满面涂白。
破脸:京剧脸谱一般眉、目、面纹左右对称,也有少数谱式两侧图形不对称,称为破脸,是一种贬斥性脸谱,用破脸的人物或相貌丑陋,或性情凶残,如《斩黄袍》中的郑子明,传说他相貌丑陋,《法门寺》中的刘彪,表示他为杀人凶犯,《白绫记》的李七。
• 红色脸:红色一般表示所饰人物忠勇正直,如关羽、关泰,关于关羽脸谱使用红色,有一种传说,山西有势豪门,名叫熊虎,霸占陈守义之妻,陈登门央告,被熊虎捆送县衙,买通县衙,将陈重责入狱,又嘱狱官将其害死,狱官是正直人,但无法救陈,将此事告陈,陈痛哭,被关羽听见,问其缘故,陈尽告,关羽动义愤,夜间杀死熊虎一家,救出陈妻,使其共同逃走,知县派差役捉拿关羽,关羽逃奔涿郡,但后边差役紧追,忽然面前有一老太太,关羽问路,老太太说你杀人了吧,看你脸上的血,还不洗一洗?适刚下雨,关蹲下身洗脸,抬头老太太已经不见,而脸已经变红,差役追到,因脸色不合,不疑是关羽,关羽方得逃脱,方知是菩萨化身搭救关羽。关羽脸变红,固然有搭救陈守义夫妻义愤之义,但因其心动杀机杀了人,脸才变红。还有说关羽脸有七痣,称七星痣,脸谱上只表现出五个,另外两个在耳上,无法表现,所以只画出五个黑点。无论持何种说法,关羽是受人尊崇的,红色脸已成定论,任何剧种都认同这种规矩。有些忠勇良将、正神也以红为主色,如黄盖、太乙真人等。有些反面人物也勾以红为主色的脸谱,这是具有讽刺意义,如《祥梅寺》的黄巢是反叛唐王朝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还有《法门寺》中的刘瑾,他是做尽坏事的宦官,勾红脸具有讽刺含义,说他在法门寺做了点好事,还有的是为了舞台色彩协调的需要而用红色脸谱,如《四杰村》的萧月用红色脸谱是为了与白色的鲍自安、粉色脸的花振芳配合,色彩和谐。还有的是为了说明某种事实,如《白良关》中的刘国帧,表示黑脸的尉迟宝林是黑脸尉迟恭的儿子,而不是红脸刘国帧的儿子。
净角绿色脸: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庆顶珠》中的倪荣,《失子惊疯》中的金眼豹,《响马传》中的程咬金等。 净角蓝色脸:蓝色一般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的人物,如《取洛阳》中的马武,表示人物阴险性格的如《薛家窝》中的谢虎,《剑锋山》中的焦振远,《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
净角白色脸:白色为主的脸谱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抹脸方法而成的白粉脸,如严嵩、潘仁美,一种是用于鹤发童颜之老年英雄、武将,如《普球山》的蔡庆,一种是奸凶武人,如高登,一种是表示刚愎自用,如马谡、徐晃,一种是白色的太监脸,如伊立,表示人物性情奸诈和肤色细白,一种是僧人脸谱,表示武艺高强,身强力壮,如《蜈蚣岭》中的王飞天,《野猪林》中的鲁智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