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迢迢牵牛星》写作意图浅探
作者:湖南炎陵一中 谢华勤 时间:2007/1/11 14:18: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97
《迢迢牵牛星》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但它吸引后人目光的不仅是其高超的艺术技巧,还有牛郎织女之间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基于此,后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诗作要表现的就是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我觉得这有失片面,若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该诗的写作意图不在于此。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相继把持朝政,统治非常腐败,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普通的封建士子要想得到一官半职,或求得“升斗之禄”,实现自己“学而优则仕”的奋斗目标和立功立德、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当时士人的队伍又迅速扩大,太学生达三万余人,仕途阻滞,士人入仕的道路也越来越窄。虽然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或投奔权贵,或进谒州郡,可真正能求得功名宝贵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出身卑微,无名无势的寒士们只能是“一声长叹”!有仕宦之心,却被动荡、黑暗的现实无情的毁灭掉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失望、愁苦、忧愤、郁闷之情倾注于笔端,通过作品来曲折委婉地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情。
《迢迢牵牛星》就是这样的作品,整首诗就是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导致的痛苦之情。织女为何要“札札弄机杼”,因为只有织完了布才能见到自己的心爱之人——牛郎,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也可以说是理想),她辛勤劳作,可是现实却给她无情的打击——“终日不成章”,她只能是与牛郎各在水一方,不得相见,只能是“脉脉不得语”,这就写出了织女内心愿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作者他正是巧妙地借助这一内容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他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之情。
其实在《古诗十九首》中,反映当时士人追求功名富贵强烈愿望的诗篇,还有不少,比如“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辛苦”(《今日良宴会》)。
据以此,我认为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其本意不在写牛郎织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而是通过借民间故事来写自己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失望、愁苦、忧愤、郁闷之情。
我们在学习、讲解这篇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之处,而应该深入其内部,去真正把握这篇作品的真实写作意图以及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内在思想感情。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