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教学模式
作者:佚名| 时间:2004/9/28 22:51:4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409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理论依据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参加高考;因此,高考的性质决定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指向高度集中明确。
复习课必须依据《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在“语言知识和表达”等五大部分的11项的41个考点中划分出若干个专题,编制成教学内容的专题序列。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则必须对准该专题所涉及的知识要求及相应的能力要求。专题的划分可以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考点为序,也可以以高考试卷的结构板块为序,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序列。
高考专题复习课在选择教学策略上,更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训练,讲究方法,追求“落实”。高考专题复习课的设计和实施进程要求着眼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一脉相承的线索,有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和逐步推进的层次。
高考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过程结构可以概括为“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其推进又可以概括为“探究练习——形成性练习——巩固迁移练习”三个层次。
(二)、功能目标
高考专题复习课就是精析考点,整合知识,指导解题,训练能力,使学生具备应付高考的能力。
(三)、操作范围
该课型适用于高三总复习中“语言知识和表达”等各个专题的复习。
二、操作程序
(一)、感知
1、呈现并讲解考试目标,明确考什么,即考查的内容(知识点、能力要求)。
2、整合知识,形成网络。复习知识重点,辩析知识交叉点。
3、分析高考经典试题及典型失误解答。明白命题特点、表述形式;理解解题思路、技巧、方法及步骤。
(二)、理解
1、完成高考经典试题和各种典型的模拟题。
2、分析各类正确和失误的解答,对照上述研讨的结论 ,评析练习解答正误及其关键所在。讨论矫正的方法。改错
(三)、运用 完成高考经典试题和课外延拓训练材料,讨论在本专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上,在题型设置等方面还能怎样考,怎么应考。通过巩固迁移练习把感知和理解内化为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熟练驾驭考纲和教材,熟悉各个专题各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重点难点。
2、复习要突出重点、注重训练、指导方法、提示规律。
(二)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应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严格训练、认真总结、分析琢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