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小学生上学,几点更合理?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24 12:35:03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424
  孩子们是否也能按照“朝九晚五”进行作息,日前再引热议
  

                                    晨曦初露,不少孩子已经走进了学校。 
  每天家里谁出门最早? 
  答案大多是学生。每天天蒙蒙亮,孩子们就被家长拽出了被窝,不是胡乱吃上几口早饭,就是拿上早点,背上沉甸甸的书包,急匆匆向学校赶去,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有关更改学生作息时间的建议不时被提起,最近重新引起热议。 
  睡眠不足影响健康 
  政协委员:应该实行“朝九晚五”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晋堂日前建议,推迟小学生上学时间到8:30或9:00,下课时间相应推迟。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小学上课时间为8:00(个别学校还有要求学生7:30甚至更早到校的)。学生睡眠普遍不足、早餐也吃不好。由于交通阻塞,一些住得远的学生起得就要更早。 
  小学生睡眠不足影响健康,也影响学习效率,引起广大家长的忧虑。北京市政协今年在市民征集的提案线索中,有13件建议推迟小学生上课时间。 
  王晋堂建议,北京市教委可规定小学校8:30或9:00上课。上午上3节课(再有一个课间操)。下午上2―3节课。3:30或4:00放学,学校在早7:30后和下午5:30前,安排有教师值班,使早送来和晚接走的学生有人管理,让家长放心。在他看来,按照小学教学大纲,每周只需要上二十五六节课,完全不必像现在这么紧张。 
  家庭作息很难操作 
  专家:建议采取“9+1+1”模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介绍说,对比1999年和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至14岁儿童的抽样调查结果,儿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增长,而娱乐休闲时间及睡眠时间却日益减少。 
  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周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超过一半的学生写作业时间超标,并大大高于1999年的超标比例。同时,2005年,儿童的睡眠时间(学习日)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的有45.7%,接近一半,与199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 
  但孙云晓认为,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不可行,如果孩子上学时间晚于父母的上班时间,家庭作息将很难操作,在城市尤其如此。 
  他建议实行“9+1+1”的模式,即在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的基础上,再追加1个小时午睡,及下午1小时的课外活动。 
  早晨感觉就像“打仗” 
  家长:多数支持推迟上学时间 
  一年级学生杨小甜每天早晨6:20起床,有时妈妈连喊两遍她都睁不开眼,无奈校车不等人,妈妈只好硬把她从床上抱起来。杨小甜晃着小辫连连喊困,爸爸直心疼,“能不能推迟上课?要不孩子上第一节课总犯困。”这位年轻的父亲无奈地说。对于“晚下课”的建议,他认为不可行,晚了遇上交通高峰,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吃饭、睡觉都受影响。 
  五年级学生袁壮壮,每天步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学校。即便如此,他爸爸仍然建议推迟上学,因为爸爸的感受是早晨像打仗,孩子匆匆吃早餐,营养也难保障。 
  北京电视台一项调查显示,1036位观众同意推迟学生上学时间,123位观众反对。据了解,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大多是担心孩子推迟上学后,会与自己的上班时间冲突。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东方亲人 于01-27 19:40发表评论: 第1楼
  • 关于学生的“减负”问题,争议颇多,一篇《误尽苍生皆语文》让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否定殆尽。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中国几千年来的应试教育在世界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从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