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师生冲突引起的思考
作者:张淑香 时间:2007/1/28 8:43:5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94
我讲课是把好手,趣味性强,分析精辟,切中要害,使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方法,又能听一些做人的道理,所以在好班讲课如鱼得水。但现在,总有有几个学生不在认真的听。我若真格地管,让学生认真听讲,绝对能做到。关键是:若真管,少不了有不服管教者,免不了与学生有冲突,最终的结果是:对学生不了了之,而老师得到的评价是“学生与你冲突,说明你的方法有问题”,老师的尊严荡然无存,严重时定为教学事故,受到行政处理等等。因此,教师只能表面上管一下。若真管,那不是在给自己找难堪吗?!
曾几何时,有些理论家提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是服务行业,学生是顾客,教师是服务者”。试问:若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按此推理,“只有不会管教的警察,没有教育不好的犯罪分子”;“只有不会治疗的医生,没有治疗不好的病人”。
若说“教育是服务行业,学生是顾客,教师是服务者”,那么按此推理,在学生(顾客)发脾气时,老师(服务者)还要含笑道歉?
教育不是万能的,若是万能,就不用再用法律,就不用再设公安局。
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学生呢?课堂上的一次师生冲突引起我的思考。一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作业也常不做。我想,我是他老师,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常对他褒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一段时间下来,他对自己的行为已有所控制,正当我为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沾沾自喜时,星期二语文课上的一次师生冲突让我大跌眼镜。那是当我在黑板上板书时,感觉后面的学生一阵骚动,并发现有红点在墙壁上晃动,于是我进行了调查,原来是该学生用激光手电筒向墙壁上照射,引起了哄动。我没收了他的激光手电筒,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谁知,他竟在课堂上大嚷:“你凭什么拿我的东西?”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赏识本身是学生最苛求的精神需求,但教师过度的表扬与鼓励,也会走进赏识的误区----为赏识而赏识,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的困难性产生低估,使学生经不起批评和挫折,稍不如意就情绪低落,甚至与老师产生对立。因此,我认为,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的作用,如果一味的、毫无原则的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指正,那也是不负责任的、不完整的教育。事实上,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批评是不可缺少的,新世纪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给予成功的激励,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其面临挫折时的坚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然,批评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谨慎而巧妙的使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能因为一个学生在某件事上做错了,便将整个人都全盘否定,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要讲究艺术,事后还要与学生交流,与学生谈心。这样,即使当时学生不理解,一段时间后,也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冲突事件发生后,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课后,及时的找他谈心,真诚的交换了意见,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他低下头:“老师,我错了,今后我管不住自己时,希望您能及时批评我。”
可见,赏识教育中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的批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师善意的批评教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