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名贫困大学生的自白
作者:孙怀伟 时间:2007/1/29 9:44:1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86
生在黄土高原的我不容选择,贫困便是锻炼我意志的恶魔。而今的家乡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前进,却无法摆脱干旱少雨、十年九旱的恶劣环境。父母亲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拼命的劳作,拼命的耕耘,在黄土高原无悔的挥洒着他们辛酸的血汗。可是,在那遥远的黄土高原,在那贫瘠的黄土高坡,勤勤恳恳的精耕细作又有什么用呢?一年到头,付出的是那么多,而收获的却是那么少,甚至连养家糊口的也不够,而且还经常遇上旱雹等自然灾害,那境况更是苦不堪言。过度的劳累让父母过早的与疾病缠身:有一次,父亲由于积劳成疾,在干重活的时候不幸弄伤了脚,从那以后再也不能干重活了;母亲又由于长时间的有一顿没一顿,于去年到医院检查,得知胃病不轻,这一切的一切对本已不堪重负的我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攥着父母的血汗,背着家里的血债,我来到了英雄城南昌,来到将改变我一生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我,看着城市耀眼的霓虹灯,我的心里却充满惆怅、迷茫与困惑。然而,大一上学期的两件事让我告别了迷茫,开始在自强中奋进。第一次是交班费的事,班委决定每人至少15元,多则不限,眼看着同学们50、100的把钱交到班长手里,而我手里攥着被汗水浸湿的十五元钱,在尊严(确切来说是虚荣)和生活之间犹豫徘徊,我也想像别人一样大方的拿出100元钱来捍卫我那被虚荣包裹的自尊,但那可是父母一个多月的收入,也是我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呀!最后,我做出了选择,但是我忘了!这可能吗?
还有一次就是在大一上学期由于被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困扰,我未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结果期末考试高等数学亮了红灯。面对着父母哀怨的眼神,我哭了,作为一个男人,我自卑,我无地自容,这能全怪我吗?但这能不怪我吗?不过值得庆幸,因为眼泪让我明白纵使我有多么大的压力,纵然我对家人有多么深的歉疚,那都无法解除我的压力和家人的痛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去抚平他们心灵的伤痕。
作为校级甲等贫困生和来自学习基础较差省份的学生,我要不掉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出几倍的努力。四年来,我曾失望,也曾绝望,但终究我没有倒下,因为我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命运不给我读研的机会,在南航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拼命的学习和锻炼,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却回报那些曾经关心、呵护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和母校。我要奋起!我要自强!于是,清晨六点,在别人的美梦中我拿起书走向了教室;课余周末,当别人在无垠的网海中尽情漫游或痴迷于网络游戏的逍遥时,我又在自己的社会工作和自主创业中留恋往返……两年来,曾担任《南昌航院》报学生记者, “卧龙苑”网站资源部总监、站长,系宣传部副部长, 《中国教育在线》网站通讯员,后勤集团《家园》报首席编辑、卧龙俱乐部理事长兼会长,《学工动态》报驻经管系通讯员、昌航金球大学生公寓“先锋娱乐吧”经理等职务,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在学习上:我由一个刚进校时全班倒数第几名的丑小鸭,在大三上学期全校“十佳”大学生评比中,以票数排名第二的绝对优势获得我校本科生的最高荣誉,是02级中唯一的一名“十佳”大学生,四年来获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首届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江西省 “三好学生”、《中国教育在线》网站2005年最佳原创稿件奖、校 “十佳大学生”、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贫困生标兵”等近四十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证书)。在社会工作上,三度“三下乡”且所在队伍三度获校、省级先进队,我本人也获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并经学校推荐评选省级先进个人;近200篇文章、论文在国家级权威媒体发表。在生活上,我自强自立,自己在昌航老校区金球大学生公寓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办“先锋娱乐吧”,并出任经理,我四年的生活费以及大部分学费都是通过自己创业赚来。最终在2005年的求职大潮中,有十多家单位向我发出了邀请,其中包括像海尔集团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而最终我鉴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去年12月就早早的签约于威海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商业经理。
眼前,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贫困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而不是负担。假如我不是一名贫困生,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如果说我与众不同,我希望不是因为我的贫困,而是因为我的优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贫困中奋起,在自强中成长,这就是我——一名贫困大学生的自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