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教学反思

作者:万豪英文中学 谢振富  时间:2007/3/30 12:32: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47
  这学期的校级优秀课例评比,我做了一次教学尝试,选了一篇课外的朴实小说,阎连科的《乌鸦》作为教材,上完课后,感触良多。这节课洋溢着一种气氛,一种我一直以来努力营造的气氛——“自由、民主、轻松、欢畅”。从学生兴奋的表情,从他们下课后依然围绕课堂中的话题在讨论,我感到课已尽而学生意未尽,他们还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中,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梦寐以求的吗?
  回顾这堂课,我觉得它留下了许多思考。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堂课里,我首先把发现这篇文章,自己打印这篇文章以及如何用拼音打出文中“夵”字的经过说给学生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乌鸦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事实证明,学生的阅读面很广,对乌鸦的了解之全面是我所始料不及的。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老师再进一步补充与乌鸦有关的成语和俗语,扩大积累。同时也设下悬念,“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然会有好奇心,自然会好好阅读文章。只要他们有兴趣,愿意主动去阅读,阅读效果自然会不同。
  在品读环节,我根据文章的内容给了学生六个话题,请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资助讨论,交流,发表见解。没有强迫,没有灌输,没有压制。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了学习主体意识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去学习。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一旦找到了兴趣点,经过理解、分析、品读、欣赏,能够学会提炼信息,整合信息,能够学会合作探究,表述见解。更令人欣喜的是,当他们探讨完一个话题时,他们会自觉地转入另一个有兴趣的话题。这就是真正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教师要发扬民主作风,创建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不要老想着师道尊严,不要老觉得老师应该高高在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应该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个人见解,应该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这文本的内涵。当学生的认知超过自己时,真诚地说一句“今天你是老师的老师”又何妨。我在课堂上很喜欢夸奖学生,只要有一点闪光点,我都不会吝惜赞美之辞。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也许是受了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当听到同学精彩的回答时,他们也都回不约而同地鼓掌喝彩。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我也感觉经常会有智慧的火花迸溅出来,这不正是教学相长吗?当然,民主不等于意味的夸耀,当学生的思路、表述不对时,我们也要让他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比如这节课,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有一个同学立刻举手回答。我充分肯定他的思维活跃,但也委婉地指出他读书不够仔细的毛病。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在总结乌鸦和鸽子的形象时,学生归纳出“乌鸦外丑内美”、鸽子外美内丑“的特点。老师只是提了一句《巴黎圣母院》,学生立刻想到加西莫多和副主教,马上明白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乌鸦和鸽子,实际上写的是人。上完这堂课,我真切感受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大都得益于课外阅读。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感悟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也必须抽出时间多读书,否则无法与学生交流,这样也促使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说,默读部分有没有必要放在课内?堂上需不需要正音正字?话题的设计是否清晰明确?“推断、联想、感悟”环节未能当堂完成,是不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对此我有自己的思考。因为课前没有预习,在堂上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文本较长,所以宜采用默读的方式。这篇文章语言朴素,生字词较少,教学时间紧,所以我想课后补上这一环节。话题的设计语言的确还有待商榷,如“试探探文章的语言”等。我的想法是希望学生能批判性的阅读,范围广一些,让他们容易打开话匣子。“推断、联想、感悟”环节显得仓促,这与我不忍心打断学生的发言有关。
  另外,我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如:小组讨论的方式的确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怎样才能解决小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其中的问题呢?老师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做到收放自如呢?我总是不忍心打断学生的发言,但不能总是这般延误其他的教学内容啊。这些存在的问题值得我进一步去探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