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艺术的天堂,人文教苑的奇葩——教学《庄周买水》有感
作者:洪湖市第二中学 黄孝伟 时间:2007/4/7 7:20: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90
一.“设计”回眸
<庄周买水>作为一篇故事新编体杂文,充满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和思想意识的深刻性,文本本身就对学生充满了诱惑,课堂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这种诱惑演化成促使学生主动认知的动力,由此,我想到了 “读”.
蒋仲仁先生说:“读的人把文章朗读出来,使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候,读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出这一番话.”读熟了作者的那些词汇,那些句式,那些表达方式,就成为读者自己语言储备里的东西,想用就拿出来,就能会用.现在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朗读的太少,往往是课堂一开篇就讲,讲完就结束.一篇课文学完什么也没留下,只记下了老师的准确,生动,形象.至于怎么准确.生动形象,对不起,没印象.这样的语文课有什么意义?正因为如此,“读”成了我在教学本文时的一条“纲”.复读(包括范读,自由放声朗读)→悟读(包括分角色读,选读)→写读(包括齐读,创造性的读)能力的培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事实证明,“读”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异乎寻常,令人惊喜的功效.它能够使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热烈起来;它能够使学生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兴奋起来;它能够把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下子激发起来,这样,以读为基础的悟,写就显得顺理成章,在教师适当鼓励之下,学生的胆子大起来,性格强起来,脑瓜灵活起来,口舌巧起来,思维活跃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想象力丰富起来,表情达意的能力大大提升起来.
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工具性是指语文的形式,人文性则是指语文的内容,要把语文当作语文来教,不能脱离人文性,强调工具性,也不能只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所以要让学生紧扣课文,沿着作者的思路深入体会内容,并能在了解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深化对文章内容的领悟,这就是所谓的语文教学是要走一个来回的:“形式——内容——形式”,先理清思路,然后初步感知内容,最后到为什么用这种语言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从而达成一种理解上的升华!“明了主旨的复读——品味语言的悟读——融入人文的写读”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教学理念.
三.创设探究氛围
关注学生兴趣指向,创设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是课堂教学深入开展的关键.
英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互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来世界充满求知欲,所以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就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由办事人员对庄周的不同称呼体现人物不同心理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它的美点,直至最后情绪被调动到高潮部分的补写,都只为创设情境,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学定教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有这样一段话,深刻地诠释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生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究,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更一定能为学生开启一扇成功之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