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16 8:30: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740字。

  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得分:_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隐喻不是寻常的语言,而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多样性的一种策略,非同寻常。而且,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的存在,他们依然可以自如地生活,而我们发现事实恰恰相反。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
  这些支配着我们思想的概念不仅关乎我们的思维能力,它们也同时管辖我们日常的运作,乃至一些细枝末叶的平凡细节。这些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因此,我们的这个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如果我们说的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历所做的一切就充满了隐喻。
  但是我们的概念系统不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我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琐事都只是按照某些方式或多或少地在自动思维和行动。这些方式是什么却并非显而易见。要搞清这些,一个方法就是研究语言。既然交流是基于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同一个概念系统,那么语言就是探明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重要证据来源。
  基于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普通的概念系统,究其实质,大都是隐喻的,并且找到了一种方式来仔细鉴定那些建构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隐喻究竟是什么。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概念是隐喻,这样的概念又如何建构我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从“争论”(ARGUMENT)以及“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开始阐述吧。日常生活中总是能见到这类表达:
  争论是战争你的观点无法防御。
  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他的批评很在点子上。和他争论,我从来没赢过。
  如果你采用那个策略,他会消灭你。他击破了我的所有论点。
  ……
  我们不是仅仅要用战争术语来探讨“争论”,看到这一点很重要。实际上,我们会赢得或者输掉一场争论。我们把正在与之争论的人看作是对手。我们攻击他的立场,捍卫自己的立场,失去和赢得阵地,计划并使用策略。如果我们发现立场无法捍卫,那么我们就会放弃这个立场,开展一场新的攻势。争论中的一切规则大部分是来源于战争。尽管在争论中没有肉搏,却有唇枪舌剑。争论的结构——攻击、防守、反攻等反映了这一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争论是战争”成了我们这种文化中赖以生存的一个隐喻,这个隐喻建构了我们在争论中的行为。
  试着想象存在这么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争论不再被看作战争,没有人赢或输,攻击或防御、赢得或输掉也没有任何意义。想象一下有这么一种文化,争论被看成是一种舞蹈,参与者就是舞蹈演员,其目的是以平衡愉悦的方式来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将以不同的眼光去审视争论,以不同的心情去体会争论,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争论,并以不同的口吻去谈论争论。甚至我们可能干脆不把他们所做的视为争论,他们只是在做某种不同的事情而已,把他们说成在“争论”会很奇怪。如果以最可能中立的方式来描述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别,我们可以说我们的话语形式是以战斗语言来建构的,而他们的则是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隐喻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行动和日常生活之中。
  B.支配我们思想的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以及人际关系。
  C.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思维方式也充满隐喻,但平时是很难意识到的。
  D.不同文化背景下,话语形式的建构不同,因此基于隐喻来建立概念也是个别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语言是思维工具,欲研究思维可从研究语言入手。
  B.重构一些概念隐喻,或可以改变我们的某些行为。
  C.隐喻性概念建立在两个有关联的客观事物基础上。
  D.人类概念系统的构成离不开隐喻,我们赖之以生存。
  3.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体现“争论是战争”隐喻的一项是(3分)
  (  )
  A.我粉碎了他的论点。
  B.关注他的争论策略。
  C.你不同意?好吧,反击啊!
  D.我们的争论越来越抽象。
  4.隐喻部分构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这种构建反映在我们平时的字面语言中。下列日常用语,体现了关于“想法”的什么隐喻呢?请参考“争论是战争”的隐喻分析,完成表格。(4分)
  5.论文摘要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简要概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本文如欲单独发表,请尝试为之拟写论文摘要。(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
  他到城里去卖自己做的油绳,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赚了钱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上两趟寒流来,他就伤风打喷嚏,非买一顶帽子不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