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三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410字。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
高三语文 试卷
【完卷时间:150 分钟 ;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何”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需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① ,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发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感觉够将意思传给他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我坚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式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述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以后,总要看两遍,自己感觉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必然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知道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节,许多批评家当中,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但他称我为Stylist(文体家)。
所写的事迹,大略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乱说的。
【注】①《汉书•艺文志》溯小说之起源,谓其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
(摘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材料二: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写真实”,他非常重视社会生活,要求艺术创作真实地描写生活,反映生活中复杂的关系。他的这种主张起初是在评价古典说部的时候表达出来的。鲁迅赞扬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他说《儒林外史》的刻画人物,“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红楼梦》的描写生活,“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坚决反对小说“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小说应为改良人生发挥作用,应具有现实意义。
B.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从各处拼凑而成的,讲述的故事也是自己的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C.鲁迅专门对小说中的“绍剧唱词”进行调查,确保细节真实,他认为真实至关重要,真实才有力量。
D.关于社会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鲁迅形象生动地将社会生活比作芝麻,将文艺创作比作芝麻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尽量让文章读得顺口,其目的在于借助小说以唤醒更多的民众。
B.鲁迅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受到中国古典小说及外国作品的影响,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C.果戈里和曹雪芹的作品中都真实地描述了现实生活,可见改良人生是他们共同的创作目标。
D.理解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先要准确理解“真实”的含义,因为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关键。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二中“艺术的真实”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中“我”父亲穿越铁轨、爬上月台买橘子等一系列感人行为。
B.《荷花淀》里发生在荷花丛中的伏击战洋溢着诗情画意般的革命激情。
C.《宇宙的边疆》列举真实可靠的研究来数据激发读者探索宇宙的兴趣。
D.《哦,香雪》里提及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带磁铁且能“啪嗒啪嗒”合上。
4.鲁迅在谈小说创作时提到了“中国旧戏" “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请根据材料谈谈鲁迅的创作经验对我们做学问有什么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
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他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在田间打垄、间苗、锄草和追肥;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