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6 17:5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定风波》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吟咏感受诗歌的音律美,读准字音、节奏。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的妙处。
  ②过程与方法:了解诗人生平、创作背景,明白小序的作用以及与正文的联系。合作探究,体会本词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咏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白诗人所想要表达的豁达、超脱世俗的思想情感。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乐观、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放达、乐观、泰然自若的诗人形象。
  ②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以小见大、一语双关手法在本词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朗读法(指老师范读、自由朗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语】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学史,可以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学诗,则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风波》,一起感受诗人的情、诗人的志和诗人的人。
  【走进作者】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二)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同学注意听字音、节奏。
  【自由朗读】一分钟时间自由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思考:
  【问题】从小序里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信息呢?
  【明确】(板书)
  出游时间:三月七日
  人物:同行、我
  地点:沙湖
  事件:道中遇雨
  天气:先雨后晴
  【问题】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用原文来回答。
  【明确】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问题】词的小序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明确】词的小序不可以删掉。小序交代了词作的背景,是对词的补充。小序和词中的一些内容是相互照应的,特别是“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对比,对作者在词作中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确】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