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7480字。
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福州延安中学校刊编辑部正准备出版一期以“家乡福州”为主要内容的校报。以下是相关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每空1分,共8分)以下是编辑部针对本期校刊选稿的探讨,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背诵默写句子。
小延:我们榕城可值得书写的内容不少啊。以闽江水来说,它宽阔博大,全然没有“巴东三峡巫峡长,① (《三峡》)”的肃杀之感。她虽然不像长江那样有着“② ,不以疾也(《三峡》)”的奔腾气势,但也滋养着一方土地,无愧于“母亲河”之称。
小安:福州的山也值得一书。每到暑假,家里就很喜欢带我去鼓岭避暑。山间草木枝条交错遮盖,在树荫底下采凉,有时根本分辨不清是白天还是夜晚。我不由得想起《与朱元思书》中“③ ,④ ”这个句子。
小语:不仅地灵,而且人杰。福州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千年名城,不可谓不“老”;但从古至今,那么多仁人志士躬耕于这片土地,齐心建设着我们的家乡,不曾坠青云之志。假如福州城是一匹老马的话,也可以说得上是“⑤ ,⑥ (《龟虽寿》)”了吧。
小文:哈哈,这个联想很有意思。但其实,福州的发展也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只是“海纳百川”“继往开来”的性格一直激励着这座城市的人民。这就如同刘桢《赠从弟》笔下对松柏的肯定:“⑦ ?⑧ 。”
2.(10分)阅读回答问题。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hé( )住榕城。”这座生养我们的千年古郡( ),环绕着青山绿水、人杰名胜,也有时代新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闽都处处【甲】着幸福,俗谚有云“七溜八溜,不离福州”即是最好的明证。
①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加深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的目的,②校刊编辑部决定出版一期以访榕城山水,探闽都风气为主题的校报。希望大家【乙】参与此活动,积极投稿。
投稿要求:文体不限,内容与“福州城”有关即可。字数以一千五百字内为宜,如果是古文,字数可zhuó ( )情减少。投稿日期为2024年11月30日,稿件直接交给班长即可。
(1)在横线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为加点汉字标注拼音。(3分)
①hé
②郡
③zhuó
(2)根据语境,在语段甲、乙处分别填上一个合适的动词(勿与上下文重复)。(2分)
甲
乙
(3)划线句①有语病,以下修改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加深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的目的。
B.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加深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
C.出于加深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
D.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
(4)划线句②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问题,请指出修改意见。(2分)
3.(6分)下面是小延同学学期初制作的《红星照耀中国》手抄报和人物形象摘抄笔记。在进行校刊资料搜集的时候,他发现福州城中也有类似的豪杰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整理。请补足以下表格中的空缺内容。
原文摘抄:“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人物:① (1分) 他的“饱经沧桑”:②
(3分)
他的性格形象:沉默谦虚,天性温和,朴实隐忍,大勇大智
原文摘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
人物:林觉民 他的“饱经沧桑”:少年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与诸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的性格形象:③ (2分)
二、征稿启事发布后,稿件纷至沓来。以下是同学们投递的部分稿件,请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4.(23分)两则关于福州的古诗文。
【材料一】
福州即景
(宋)谢泌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①。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材料二】
道山亭记(节选)
(宋)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②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③如缘絙④,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⑤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