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高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pdf
  • 资源大小: 4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15 16:13: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480字,答案扫描。

  2024年高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 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机也是桥了。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 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要有桥孔。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 (这在古时叫作“鼋鼍以为桥梁”,见《拾遗记》,近代叫作“汀步桥”),然而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不连续,不成路。但是,过河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的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这又是何故呢? 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上面行车,岂非也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说来说去,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行船。
  其次,怎样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早是指较大的桥呢,还是包括很小的在内的,比如深山旷野中的一条小溪河上,横跨着一根不太长的石块,算不算呢? 也就是说,是指有名的桥呢,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也就难落笔了。姑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为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将地上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谓“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而来。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就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单孔的木梁。在浅水而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宽的河上,就是单孔的石拱,在水深流急而面又宽的大河上,就是只过人而不行车的悬桥。应当附带提一下,我国最早的桥在文字上叫作“梁”,而非“桥”。《诗经》 “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这里的梁,就是浮桥,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这样说来,在历史记载上,我国最早的桥,就是浮桥,在这以前的“杠”“榷”“彴”“圯”等等,都不能算是桥。
  (选自茅以升《桥话•最早的桥》)
  材料二:
  桥梁的历史是非常有趣的。桥是一种跨越工程,遇到自然的障碍,譬如河流、峡谷,得想办法越过它。水浅好办,抛一行石头,踏步而过,称作矼,架一根独木梁,那就叫杠。并列几根木料架空而过可走车马,此称梁。不但梁上要过人、马、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主要类型,由它们衍生出了桥的千变万化的所有形式。
  B. 我国最早的桥是浮桥,它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在《诗经》中有相关记载。
  C. 矼、杠、梁、桥都可用来巧妙应对自然障碍,但在建造难度、功用范围上存在区别。
  D. 木梁桥因原材料便宜易得且数量繁多而成为最早出现的梁桥,但其缺点是保存时间短。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第一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这在古时……”有补充说明的作用,既丰富了文段内容,又使前文的表述严谨有据。
  B. 材料一第二段中五组“是……,还是……”的选择问句,既引发了读者的相关思考,又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缜密性。
  C. 材料二第二段中例举春秋时期小国掌权人以马车载人过河之事,旨在证明人们能发挥聪明才智想出办法跨越障碍。
  D. 材料二第三段中以“在印度、不丹以及日本等邻国也有类似桥式,只是年代要晚得多”凸显折桥的记载在中国最早。
  3. 材料二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如图”处,需要附一幅图,下列最合适的一幅是 (3分)
  A                                                                        B
  C                                                                       D
  4. 根据教材,“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材料一中也有类似的逻辑推理,请试举一例并分析其逻辑推理过程。(4分)
  5.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觉得桥梁的建造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蜕 (节选)①
  老  舍
  曲时人的住处是间小黑洞,在阴城极热闹的一条巷子里。巷子不宽,可是昼夜不断行人。巷子不长,可是小饭馆就有两三个。堵西汀把曲时人安置在这里,好不至引起怀疑,因为谁也想不到在这么热闹的地方会藏着个小黑洞。
  黑洞虽小,堵西汀可是常常带着朋友来聚谈,屋子里坐不开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