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980字。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2024.11)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悄然而至,语文课本中的文字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变化。我们一次次地品读不同体裁的作品,开启一场场独特的语文学习之旅。
我们阅读新闻,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叹服。
我们研读传记,与茨威格一起为器宇轩昂、A.鹤立鸡群的列夫??托尔斯泰作传。
我们品读散文,落泪于朱自清笔下父亲蹒(shān)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共情于汪曾祺对昆明那鲜(yú)菌子的想念。我们仿佛看到坦荡如砥的高原上,倔强挺立、力争上游的白杨树;仿佛跟着鲁迅听到藤野先生从不倦(dài)、B.抑扬顿挫的音调……这些经典的作品一定是C.妙手偶得,是经过反复经过(chuí)炼的语言的精华。
它们告诉我们,自然与生命都是美好的,就算面对苦难,我们也要D.不折不挠。因为生命总是在挫折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彷徨中成熟,意志总是在磨难中坚强。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dāng B. 拙zhuó C. 砥dǐ D. 倔jué
2. 文段拼音处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珊 腴 殆 捶 B. 珊 庾 怠 捶
C. 跚 庾 怠 锤 D. 跚 腴 怠 锤
3. 选文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鹤立鸡群 B. 抑扬顿挫 C. 妙手偶得 D. 不折不挠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B.拙zhuó——zhuō。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蹒跚,pán shān,形容步伐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
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倦怠,juàn dài,疲乏,疲倦。
锤炼,chuí liàn,钻研,反复琢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鹤立鸡群”意思是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在文中用来形容列夫??托尔斯泰的气质和形象与众不同,在人群中很突出,使用恰当;
B.“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文段中用来形容藤野先生说话的音调,是很合适的,能够生动地展现藤野先生说话时的语气特点,使用恰当;
C.“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而文段后面说这些经典作品是“是经过反复经过(chuí)炼的语言的精华”,这与“妙手偶得”表达的偶然得到的意思相矛盾,使用不恰当;
D.“不折不挠”意思是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文中用来强调面对苦难时应有的态度,使用恰当;
故选C。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等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各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的课后服务妙趣横生。
C. 随着市场快速回暖,各类艺术展览、博览会的强势回归,为公众休闲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D. 阅读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句式杂糅,去掉“其原因”或“造成的”;
B.成分残缺,“各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句末加“活动”;
D.语序不当,从逻辑上看,应该先强调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这是比较基础的功能,然后再强调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是更高层次的意义。原句的递进关系逻辑不当,把“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交换位置;
故选C。
5. 学校开展“人无信不立”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下面是小华“国旗下讲话”稿中一段话,有些问题,请你帮助。
“信”是立国之本,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去国君之信,最后沦为亡国之君;是为政之要,商鞅徙木立信,取得国人的信任,为秦变法图强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立身之本,曾子烹彘,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子女以诚修身;是交友之道,尾生信守约定,不离不弃,抱柱待友;是经商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