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15350字。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狼藉(jì) 谴责(qián) 荧光(yíng) 鲜腴(yú)
B. 洗涤(dí) 啜泣(chuò) 辟邪(xié) 簌簌(shù)
C. 点缀(zhuì) 懈怠(xiè) 瞻仰(zhān) 濒临(bīn)
D. 冗长(róng) 俯瞰(kàn) 天籁(lài) 栅栏(zh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狼藉(jì)——jí,谴责(qián)——qiǎn;
B.簌簌(shù)——sù;
D.冗长(róng)——rǒng;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轩昂 暮年 藏污纳垢 诚慌诚恐
B. 漫延 喧嚣 不怀好意 交头结耳
C. 宛然 婆娑 潜滋暗长 坦荡如坻
D. 锃亮 滞留 无动于衷 春寒料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诚慌诚恐——诚惶诚恐;
B.漫延——蔓延,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C.坦荡如坻——坦荡如砥;
故选D。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九州”是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 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C. 《藤野先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D. “江河”古代很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故选C。
4. 古诗文默写。
(1)《雁门太守行》中,抒发了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见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杜牧《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恒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____________”
(2)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月×日,××漆器厂
采访对象 厂长
采访目的 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
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
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
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3)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
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
应删除:______应详写:______应略写:______(只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