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7 7:53: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6 总计:1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860字。

  广东省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观看历史剧时能够更方便及时地搜索史料,将剧中情节与史料比对。于是,历史剧的创作是否符合史书记载的史实,往往成了网上的热议,迅速激化长期存在的所谓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争,给创作者和观众同时带来困扰。
  黑格尔说:“历史叙述是与历史事迹与事件同步出现。”单从字面上看这句话像是个悖论,因为从来没有历史叙述和历史事迹、事件是同步出现的。所以黑格尔的论断应该有更高层面的理解。在《史记》中,很多地名都是司马迁自己安上去的,如他把庐山命名为庐山的时候,就是参照了最具有记载意义的事件——匡庐七子曾经在这座山里结庐隐居,这一刻,他的叙述和曾经的事迹和事件就同时发生了。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真正的历史叙事者往往是与历史心灵契合,身临其境。 当遥想变成了“邂逅”,这也正是对每一个历史的叙述者的启示。历史学的叙述尚且这样,历史剧的叙述更是这样。
  如果说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叙述必须基于考据与考证,那么诗人则旨在用美学的眼光看世界,旨在讲述一个好的故事。当然,这里所说的“诗人”是广义的,用在我们的行业就是剧作家。当一个历史记载的事迹和事件在事实上的可能性更大,却不是一个好的故事时,作家就不会采纳这种说法,而宁愿采纳另一种版本的故事传说,想象、虚构一个属于好的故事的历史讲述。
  究其深层原因,诗人所讲述的历史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的另一种向往。好的历史故事所承载的往往是历史思潮。这也许就是诗人虚构和想象的历史与历史学者记载的历史能够长期并存的根本原因。
  既然历史剧的源头是史诗,那么历史剧理应具有诗性的品格。然而,在我国,当现代意义的历史剧这一命名被界定后,在继承传统戏曲和借鉴西方戏剧电影嬗变的过程中,却一度陷于两难的困境,即历史剧之“剧”需要保留剧作者自由虚构和发挥想象的叙事特征,而历史剧之“历史”却又要求尊重历史文献记载的史实。
  关键问题还是虚构。我国曾对历史剧定下铁律“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种虚构和想象必须符合历史本质的真实和历史文化的真实。在这个基础上,虚构的故事更能照亮历史,也能照亮现实。这正是历史剧基本的诗性品格。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诗性叙事的另一基本品格是“不失诗人温柔敦厚之旨”。《礼记•诗教》“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温柔敦厚之旨.首先表现在对历史、对历史人物要取一种“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这种“了解之同情”,既是对笔下的历史人物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也是向受众传递美好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给予希望与期待。
  温柔敦厚另一条要旨是不贩恶。人性最大的恶之源,是情绪上的恶,从“我就是看那个人不顺眼,看不得那个人好”,到“我就要不择手段干掉他”,这样的人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确实都有,但这样的人格不值得写进诗性叙事的文艺作品之中。
  以上叙述,旨在强调,无论是历史剧还是假托历史的古装剧,都应秉承诗性叙事的品格。剧作者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媒体时代的观众互动也还有许多“了解之同情”的上升空间。
  (摘编自刘和平《从历史剧的诗性品格出发谈一个真问题:正在被忽视的历史剧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记者:现在的文艺领域创作历史剧的原则如何把握?
  毛佩琦:我认为,创作历史剧应该遵循这样四句话:“大事不虚,细节精致,剪裁生发,把握本质。”作为文艺作品,大事不虚假,不能关公战秦琼,不能给人错误的历史认知;细节真实精致,穿着什么服装、使什么用具,要符合时代,在细节上一旦穿帮,观众对整个戏就怀疑了;剪裁生发,你可以剪裁,你可以设想各种的情节,他没说过什么话你想他可能说过什么话,可能怎样做,前提是不违背本质;把握本质,就是戏的整体必须把握本质,如果说这句话不是这个人物可以说的,不是这个时代可以发生的,不是历史的必然,就错了。历史剧中虚构的成分,必须是符合历史本质的,可以称为艺术的真实,艺术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对于创作历史剧,我同时还有两句话,一是“历史学家,应该给文艺家留下更多的空间”。不要说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文艺家就什么都不能写。历史学家一定要给文艺创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在不违背历史本质的前提下,容忍度大一些;反过来,第二句话是“文艺家要给历史学家和学术更多的尊重”。要更多的尊重,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任意解读。这就要求对历史学的研究的成果,对历史学家的意见,给以更多的尊重。如果我们把这个分寸拿捏好,双方达到最契合的、最佳的境界,那就会产生高质量的历史剧。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记者的访谈《历史剧:必须把握历史本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互联网的普及使观众能够更方便地搜索史料,并与历史剧情节进行比对,进而产生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争。
  B. “邂逅”指当叙述者以与历史心灵契合、身临其境的方式叙述历史时,就可认为历史叙述与历史事迹、事件同步出现了。
  C.面对一个历史记载的事件时,作家需要考虑如何虚构,进行艺术化的创作,并不需要考虑此事件和历史的吻合度。
  D.毛佩琦认为,在进行历史剧的创作时,剧作家要有历史常识,从而做到细节精致,即不能出现“关公战秦琼”式的错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历史剧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争”,材料一从“历史学的叙述”这一角度入手,阐述自己的观点。
  B.材料一以司马迁给庐山命名的例子,证明历史叙述和历史事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同时发生的。
  C.材料一引用《礼记•诗教》中孔子的话语,论证“温柔敦厚之旨”是我国诗性叙事的一大基本品格。
  D.毛佩琦认为,历史学家和文艺家可以相互借鉴,如能达到最契合的境界,对历史剧的创作大有裨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中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剧评人认为,人格之恶常见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宫斗剧中出现的“情绪恶人”,如《锦绣未央》中的李常茹,能够便于观众宣泄情绪。
  B.荷马在其史诗中将特洛伊之战归因为海伦的美貌,而历史学界认为,特洛伊之战十年,海伦并不在城中,战争的起因是波斯人对希腊人的仇恨。
  C.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不采用《三国志》的记载,而是大量采用了从宋代到元代民间用说唱艺术和戏曲讲述的三国故事。
  D.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洪昇的剧作《长生殿》,都对杨玉环的身世和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他们认为杨玉环并没有死,而是得到了救赎。
  4.有的同学读了材料一后认为所学课文《窦娥冤》隐含“诗性品格”。你是否认同? 请阐述理由。(4分)
  5.学习了课文《鸿门宴》之后,班长提议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历史剧,在学校的戏剧节上演出。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创作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山下的花环①(节选)
  李存葆
  这天下午,高干事骑着自行车来到连里。
  一见面,他车子还没放稳,就很激动地对我说:“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文章可做呀!”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不知他为何如此兴奋。
  “战士‘北京’的亲属找到了!”
  “在哪里?”我急问,“薛凯华的亲属来队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