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9 20:42: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9 总计: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690字。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史上,对细节的关注,能够而且允许在文字上有所体现的,当然是史书。所谓微言大义,说的就是历史记载的信息高度压缩的文字书写状态,以及因信息重负荷过大本身带来的文字的严肃与庄重。也正是文字的神圣性与史书记载的严肃性结合,才生成了人们对细节阅读的诸多流程。有了细节的产生与细节的阅读可能,细节才逐渐成为阅读过程里的“过脑”层次上的挑战的快乐。在这个意义上,细节甚至远远超越了其字面上的含义,存在于文化全过程中,触角伸向无限的生活海洋、文字迷宫与信息之网。
  就文学本身而言,很早就鲜明地体现了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与对人的细节关怀,譬如说魏晋风度里的人物品评。细节乃有心之举,当然要读解的人花点心思、细细品味。细节若是无心偶成,则更应该从飞鸟过后的天空寻觅飞翔的踪迹。依此类推,从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一花一叶、一点一滴去细细揣摩体味文字的好处与妙处,体察古今对话、人我共论的莫逆相知与渴求。事实上,对世界万物的“求知”,与个体在茫茫人世的“求知”,无非都是为了“知己”。而恰恰知己是难的。“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又岂止是西方哲人的喟叹而己。
  明清小说评点之风大盛,其间的细节喜好,就比较接近今人现代的“细节”观了。所谓现实主义的“细节”,要追求“更高的真实”。何谓更高的真实呢?当然是言人人殊。然而,就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而言,当然是恩格斯在《致玛•哈克纳斯》信中提出的:“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直到今天,大凡所有的“细节”讨论与思考,基本上都由此申说开去。
  更高的真实,要从细节上看出超越细节本身的"内容”,这当然就需要“放大"。放大与拔高,既是逻辑,也是艺术,既是细节,也关乎整体,要确保细节在整体叙述中发挥逻辑上的连贯性。有意思的是,细节的发现与回味往往是在对整体的把握相对成熟乃至烂熟之后。此时此刻,人们对艺术的观照大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闲情逸致、抽刀断水的片刻超脱、高屋建瓴的退而求其“细”的从容。细节与整体的互相参照,不过是“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往复辩证动态。
  可以说,细节有原味,也有意味,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
  细节的“原味”,也就是细节的“初心”,一是人类对世界万物的本能好奇与求真探索,一是人类对真实之旅遥遥无期的道德敬畏与止于至善的道德自律。所谓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此二者是康德的两大永恒,但也是细节的两大内涵。细节的“意味”,其间既有人们求知进程上对人类周边事物的诸多猜想与关系调适,也还应该存有对未知世界的知己悦纳的情怀,当然更要一点“为学知止”的神秘与审美。就此而言,所谓“太美了,请等一等”,除了是浮士德那情不自禁的慨叹,我想也应当成为人类文明之旅上的关怀与畅想。
  细节的高度,就是细节应该推高整体、托举整体呈现艺术魅力的高峰。细节可以是美人痣,是整体生机勃勃的艺术生命上的一枝一叶、一花一瘤。近观细思,耐人寻味。细节的深度,要求细节要禁得起掰开揉碎的思揣,禁得起放大镜、显微镜的观察,禁得起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推求。细节的深度,一定意义上就是细节的艺术能量的浓度。好的细节,艺术芬芳一如好茶耐泡禁品,能如八宝珍珠随处皆可现玲珑。
  (摘编自傅修海《细节的原味与意味》)
  材料二:
  一些凸显崇高的宏大叙事作品如《平凡的世界》《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体》之所以屡屡掀起阅读热潮,与其丰富、真实、生动的细节是分不开的。细节叙事具有凸显崇高的独特作用。同时,细节的展开几乎凝聚了一个作家的全部修养。除了要求作家注意好整体故事情节细节的精巧铺排,并与宏大叙事充分融合,还要求作家真诚观照人民的现实生活,用光明的细节帮助人们驱散黑暗,用美善的细节鼓励人们战胜丑恶。
  细节饱含着现实生活的汁液,连接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叙事从人物的心理和生活等平常细节入手,塑造有血有肉的常人形象,展现普通的个体在面对矛盾冲突时所爆发的伟大力量。在这种平常与伟大的对比中,崇高故事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忆和经验中唤醒了巨大的力量,因而更能够冲击人的心灵。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家利奥塔强调:“崇高不是简单的满足而是因努力而满足。”细节叙事可以展现这种努力的过程,因而更能够凸显崇高。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细节叙事是用一种微妙和曲折的方式,以丰富典型细节的铺陈来聚焦特定的过程、放大所需的局部、抓住锚定的截面,提供给读者具有引导性的超清刻画。这种超清刻画往往是贴近人们日常世界的,可以使读者沉浸在叙事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间理解作者的叙事逻辑。在作者精心设计的细节暗示之下,读者受到启发,还得以进一步深入思考。只有实现了认识的飞跃,读者才能将崇高价值印入心里,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现崇高、真正理解崇高和自觉追求崇高。
  (摘编自沈壮海、蒋从斌《细节何以彰显崇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言大义是史书成为中国文化中展现细节独特魅力载体的一个原因,使史书信息高度压缩,给人庄重之感。
  B.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对文字细微之处的品味,旨在实现古今对话、人我共鸣,从而直接达成“知己”这一境界。
  C.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细节真实与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结合,这是追求“更高真实”的典范。
  D.细节的深度是要求细节要经得起深入思考与细致观察,其艺术能量的浓度决定了细节能否成为艺术精品的亮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书对细节的关注与呈现,促使细节阅读成为充满挑战性与愉悦感的认知活动。
  B.即使无心偶成的细节,也仍需读者细心解读,方能领悟蕴含其中的深意与韵味。
  C.艺术观照中“一叶障目”“抽刀断水”等表述,是指过度关注细节而忽略整体的倾向。
  D.细节的意味涵盖了对人类周边事物的猜想与调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审美与探索。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歌的繁荣源于其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社会思考。
  B.《红楼梦》借大观园中人物的日常琐碎生活反映人性与社会,映射出作者的自我认知。
  C.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很好地推进情节发展。
  D.科幻作品中的细节丰富,处理精细,服务于构建科幻设定。
  4.材料二告诉我们,细节叙事具有凸显崇高的独特作用,文中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二说,“细节的展开几乎凝聚了一个作家的全部修养”。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修表记
  阿 成
  我一直以为手腕子上的表是一款比较高档的表。女人喜首饰,男人爱手表。这是不同性别的一种别样追求。请不要笑话这种事。要知道,幼稚,是一个人“年轻”和精力充沛的重要标志。只是,不到两年的时间,手腕上的手表开始慢了起来,与现实时间不同步了,后来干脆就不走了,晃一晃走几步,不晃就不走,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看来是需要更换电池了。我敢肯定不是坏了,如果坏了的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