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丽文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30 17:13: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030字。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行超:小说《宝水》涉及众多鲜活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可否谈谈您在写作之前的准备,在采访过程中有什么令您难忘的故事吗?
  乔叶:小说从动念到写成用了七八年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一边“跑村”“泡村”,一边写作。对乡村长时间的浸泡和观察,让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细节。这些细节都很生动鲜活。比如村里人都种菜,以前互相薅对方地里一把菜都没关系,但后来大家都开始做农家乐、做餐饮,一把菜炒一下装盘能卖20块钱,渐渐地就不再去互相薅了。比如这家住在偏僻地段,种的菜很多,要卖菜的话,是要卖给村里的熟人,还是去镇上卖给陌生人?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去镇上卖给陌生人。
  行超:小说《宝水》没有特意强调情节冲突,而是深入乡村日常生活的肌理,以“冬——春;春——夏:夏——秋:秋——冬”这样四季流转似的结构,细腻记载乡土社会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书写方式?
  乔叶:归根结底,山村巨大的自然性让我选择按照时序叙事。但时序作为时间主轴也只是个大方向,具体怎么分章节还得细细推敲。是依月份?亦或节气?我选择了遵循四季。之所以拎出季节结构,是因为我先后尝试了12个月和24节气,相较一下,觉得对我而言,还是四季结构的内部更有腾挪的空间。故事从正月十七开始,到大年三十那天结束。开篇第一小节是《落灯》,民间讲究的是正月十五、十六闹花灯,正月十七这天开始要落花灯、吃落灯面。最后一小节是《点灯》,民间也有讲究,大年三十那天要去上坟,要请祖宗回家过年,叫点灯。从《落灯》写到《点灯》,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除了季节交替,整个小说也是首尾呼应。散文笔法的细密悠缓也匹配整个叙述节奏,那么就选择了散文笔法,呈现出的面貌还是很适宜的。
  行超:小说《宝水》创造了很多生动、鲜活、又具有新意的乡土人物形象。比如村干部杨镇长、大英,还有乡建专家孟胡子。这些人物可谓当下乡土文学中典型的“新人形象”。您是如何构思他们的?他们在您的采访经历中是有原型的吗?
  乔叶:《宝水》里的人物都来自于生活中,都有原型,但不是一对一的原型。生活中的原型都非常复杂生动,不过却很少有现成的供你直接拿用,总是需得对多个原型进行杂俅捉取。我常常会把采访过的很多原型人物集合到一个人身上。比如我采访了多个乡建专家,最后只出来孟胡子这一个人物形象。杨镇长和大英也都是如此。我采访过很多基层干部,听他们倾诉工作的甘苦。他们现在都在调整,由管理型思维向服务型思维转换,学习怎样和村干部打交道,怎么和乡贤处关系,怎么进行乡村形象打造,怎样应对舆论等等,既要打通跟外面的渠道,也要有他们自己的节奏。这都是新的工作焦点和难点。他们的很多观点非常出乎我的预设。比如,乡里干部多少人都跟老百姓打过骂过,过一阵子就成了不打不相识,不骂不相识。不论是当时闹了再大的矛盾,再是咬牙瞪眼恨天恨地的事,几年过去也都能云淡风轻。你路过人家家,照样跟你打招呼,你进到人家家里,照样招待你吃饭。这就是咱老百姓。
  行超:《宝水》的叙事语言有着明显的散文特征,
  1.下列对访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12个月和24节气,乔叶觉得还是四季结构的内部更有腾挪的空间,所以选择了四季流转似的结构。
  B.采访基层干部使乔叶看到农村干部新的工作焦点和难点:要打通跟外面的渠道,也要有他们自己的节奏。
  C.工作调动到北京,在地理意义上距离故乡越来越远,使乔叶更深刻地理解了“故乡是离开才能拥有的地方”。
  D.乔叶力所能及地触及了城乡间的频繁流动和边界变动使人们普遍拥有了一种城乡混合叠加的复杂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乔叶《宝水》语言特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宝水》的语言调性来自作者老家豫北大地的方言,这决定着这部小说书写的主要内容。
  B.直接使用方言,恐怕很多读者会不明所以,因此《宝水》中的方言是经过精心挑拣和改良的。
  C.因为河南的原生态方言是极度简洁的,所以对方言的选取标准就是既符合身份又不至于阻隔。
  D.“播音腔”、学生腔、八面来风般的语言等不同特质语言的运用体现了作者对语言乡土性的追求。
  3.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谈紧扣乔叶的代表性作品《宝水》展开,不蔓不枝,主题明确,体现了主持人良好的素养。
  B.访谈从创作前的准备谈起,涉及作品的人物、语言、主题等方面,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C.访谈结合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社会大背景,对《宝水》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了重点的探求。
  D.通过这篇访谈,我们不仅可以知晓作者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也对整部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4.“比如这家住在偏僻地段,种的菜很多,要卖菜的话,是要卖给村里的熟人,还是去镇上卖给陌生人?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去镇上卖给陌生人。”请结合《乡土中国》解释乡人这样做的原因。(4分)
  5.结合访谈,谈谈你对“生活”和“文学创作”关系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票车上的战斗
  刘知侠
  票车进站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了,站西扬旗的红灯慢慢地发亮啦。就在这扬旗外边,路基旁边小矮树丛里,有两个人影在动。
  老洪听见渐渐变大的隆隆声突然不响了。他望了一下车站上嘶嘶喷气的冒着烟的车头,低声地对彭亮说:“票车进站了。”
  站台上的绿灯亮了,“呜,呜——”一短一长的震耳的汽笛响过以后,车站上的火车头嘶嘶喳喳一阵,接着就轰轰隆隆地开过来了。彭亮爬到一棵小树近边,已经听到铁轨轧轧的音响,他迅速地爬过去,在路基的斜坡上停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