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31 8:55: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3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080字。

  清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古代一些战争的规模很大,死伤人口很多,持续不断的战争更是如此。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老弱妇孺下田,加上畜力往往被征用,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战场或军队的驻地往往离粮食产地很远,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从事运输,有时沿途的消耗比运达数量要高好几倍。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因缺少赡养或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战争造成的物质破坏,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河道水系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影响。战争期间对死亡人畜不能及时掩埋,往往会引起瘟疫流行,增加新的死亡。战争期间如果同时发生自然灾害,后果就更不堪设想。由于行政机构解体、交通受阻、缺乏必要的物资和人力以及统治者无暇旁顾等原因,灾民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济,灾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从而造成比平时严重得多的损失。而在缺粮的条件下,俘虏和平民生存的希望更小。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材料二:
  我在第一章里已说过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这其实是一切有结构的体系的通性。所谓结构,所谓体系,就是指各分子的存在依赖着别的分子的存在。它们各自据有一定的地位,互相关联,互相维持。社会有结构,因为各个人的生活是互相依赖的,所有的行为是须和别人的行为相配合的。一个结构所能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不然就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直接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尤其是古代一些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给人口带来的伤害就更为巨大。
  B. 士兵都出身于农民,他们从军后不但不能生产粮食,反而还要消耗商品粮,这给国家的粮食储备带来了很大影响。
  C. 复员是指战争结束之后将社会结构改弦更张,并把各部门人数重新分配。复员引起失业恐慌,以至于无法制定计划。
  D. 马尔萨斯一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人会不断繁殖,最终因食物缺少而导致饥荒与战争,所以他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结构中个人的行为必须与别人的行为相配合,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B. 战时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配合极为密切,人数调遣十分得当,就可赢得战争。
  C. 纵观历史,可知马尔萨斯的人类因食物不够而引发战争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
  D. 在科技进步、以机械耕种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中,较难出现地狭人众的现象。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较全面,体现出作者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的特点。
  B. 材料二驳立结合,既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马尔萨斯的观点,也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 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突出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 材料二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简要论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4. 材料二第三段画横线句子中使用了“很少”“必然”两个词语,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但论点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士兵都出身于农民”错,材料一中说“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
  C.“复员引起失业恐慌,以至于无法制定计划”错,材料二中说的是“若是不预先计划,就很容易发生失业的恐慌”。
  D.“马尔萨斯一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错。材料二第三段说“早年的马尔萨斯就是个接受‘将错就错’论的人。在他看来,生育是自然现象……”,由此可见,D项中的观点只是马尔萨斯“早年”的看法。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包子的香味
  伍中正
  ①那年高考结束后,我没有在家里等录取通知书,而是去了壮叔的包子铺。
  ②王镇是大山脚下一个热闹的小镇。壮叔的包子铺就在王镇上,离我家有二十多里地。每逢集日,镇上更热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
  ③壮叔的包子铺生意很好。一个原因是壮叔的包子做法很讲究,肉馅菜馅调料好,蒸出来的味道不一般,很香很香;另一个原因就是壮叔在镇上经营了30年,人脉资源广。镇里镇外的人认识得多,回头客也多。在王镇,几乎没有不知晓他的。
  ④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在壮叔的包子铺干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