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年度高三第四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31 9:07: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11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年度高三第四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盛世修典兴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典籍的收藏保存,从而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早在周朝时,由朝廷设立的守藏室就保存着历算、预测、谋略等方面的典籍,可谓是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史料显示,老子 曾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类似后来的图书管理员。秦朝收藏各类典籍的地方被称为“石室金匮”。金匮指用金属封缄的柜
  子,石室即用石头修筑的房子,这种封闭性好的空间用来储藏典籍再合适不过了。但是,秦朝的焚书坑儒导致不少先秦典籍 损毁,实在是遗憾。
  位于西安未央区的著名古迹天禄阁是汉朝廷御用收藏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地方,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西汉学者刘向 就曾在这里编校图书,搜集先秦典籍,为保存先秦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战国策》一书就是在这里辑录完成的。
  唐朝廷在门下省设立修文馆保藏典籍,后更名为弘文馆。据记载,当时的弘文馆有藏书二十余万卷,并有校书郎负责校理图 籍,勘正错谬。宋代的崇文院是中央藏书之所,宋仁宗景祐年间,欧阳修、宋祁等人奉诏整理图籍,编撰了《崇文总目》。此外,崇文院还主持编纂了四部丛书,即《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厥功至伟。
  蒙古族建立元朝后,积极学习汉文化。元文宗图帖睦尔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曾在京师创建奎章阁,以收藏各类经史图书。他还组织人员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元代典籍。遗憾的是,这部图书已经散佚。
  明清时期的文渊阁是赫赫有名的皇家藏书场所。明朝时,一批饱学之士曾在此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该书被称为“世界上有 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清廷组织人员在此编修的《四库全书》也颇为有名。因《四库全书》规模宏大,为方便收藏,朝廷 先后建造7座藏书楼,因此有“四库七阁”之说。
  除了朝廷建造的藏书设施,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著名的私人藏书楼,比如宁波范氏“天一阁”、苏州顾氏“过云楼”等,它们在保存 中华典籍方面也功不可没。
  (取材于《海南日报》)
  材料二   
  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四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 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保藏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让文化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2021年全国两会把国 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重要内容,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历朝历代都修建了专门的建筑来收藏保存典籍文献。
  B.秦代修建了“石室金匮”,收藏条件不好导致典籍损毁。
  C.刘向辑录的《战国策》是汉代收集保存先秦文化的代表。
  D.从藏书建筑可推断,《四库全书》规模超过《永乐大典》。   
  (2)根据材料之,下列对“版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宋代以后,“版本”一词被用来代表国家的修典兴藏。
  B.版本馆的收藏品是能够反映、见证文明成就的文化载体。
  C.版本的载体包括了陶石兽骨,金属丝竹以及纸张与数字。
  D.“版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此要研究世界版本。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展品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能从一个侧面印证我国宋代就有了活字印刷术。
  B.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证实了把“中国”作为国家名称使用有悠久的历史。
  C.《新华字典》是当代出版精品,是新中国文化建设成就中的一个代表。
  D.展出的《共产党宣言》300多个不同版本中,有来自国外的精品版本。
  (4)根据上涉材料,下列对国家版木本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对国家版本馆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B.国家版本馆的建筑命名参考了历朝历代对同类建筑的命名。
  C.国家版本馆的藏品是全国各家单位与民间人士共同提供的。
  D.国家版本馆将《四库全书》四库七楼古籍真本汇聚于总馆。
  (5)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分条列举建设国家版本馆的意义。(6份)
  二、本大题共6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下之事莫神于兵,天下之能莫巧于战。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霍去病奋于骄童,无向不 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 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以知其为晓兵矣。
  或曰,夫以兵可以无法,而人可以无学也。盖兵未尝不出于法,而法未尝能尽于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