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联盟2025届高考零次诊断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 16:24: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660字。

  重庆市缙云联盟2025届高考零次诊断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高科技会干扰演员的表演。我恰恰觉得,在剧场里,数字技术替代了繁复的物理布景,舞台上干扰项更少,表演空间更开阔,演员行动更自由,意境更旷达了。如多媒体京剧《梅兰霓裳》首创以全屏LED屏幕为全剧背景,实现动漫与演员表演互动,通过虚拟影像打破原有天幕屏障,实体舞台布景与数字延伸景观无缝衔接。三维建模、动态捕捉系统和音频修复技术的结合,再现了梅兰芳盛年的舞姿身段和唱腔魅力,引得不少观众热泪盈眶。梅葆玖先生曾表示:“我觉得其实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
  高科技进入舞台可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互动感,拉近戏剧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与其说打乱了原有的观演默契,不如说是对传统、既有观演关系的不断突破,从而建构符合当下审美习惯的新的观演关系。人机交互、角色代入和360度全景拍摄等方式,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隔阂。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互动参与者、共同创造者,获得了沉浸式体验。观众甚至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如湖南省博物院驻场演出的马王堆动态展演小剧场戏剧《一念•辛追梦》,通过多层次、动态的纱幕投影技术,营造出无死角的裸眼3D效果,将复刻还原的文物素材与视频制作的场景相结合,将纯正的京剧唱、念、做、打融于光影营造的幻境中,“以国粹承载国宝”。演员现场表演与数字影像形成亦真亦幻的人屏互动,为观众创造深度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不少年轻人一开始是冲着光影特效而来,看完之后却说:“原来京剧这么好看!”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因“炫彩”就贬斥“肆意卖弄炫技”,不能因“奇观”就断定“滥施奇技淫巧”。每个戏剧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舞台艺术有担当。对技术的正向或负面使用,根本责任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人心若是偏离了舞台的正道,哪怕没有高科技,也会有其他办法误入歧途;人心若是守住了正确的戏剧观,立正位、行大道、不忘本、不离宗,再高新的科技也是为人所控、为情所用、为心所动。掌握核心创造力的艺术家在每个时代都应该做前沿技术的主人,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说:“万物为我所用。”
  ——节选自2024年7月26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戏剧舞台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然而,不得不警惕的是,忽略戏剧自身的艺术特色,为追求“新”和“炫”而强调高科技的运用,会给戏剧艺术戴上“绚丽繁重的枷锁”,束缚甚至遏制戏剧原本的艺术亮点。
  不加甄别地运用高科技舞美设计会损害传统戏剧的美学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兰霓裳》这部多媒体京剧,巧妙运用LED屏幕作为贯穿全剧的背景,增强了演出的互动性,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观赏感受。
  B.随着高科技融入舞台艺术,戏剧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被有效缩短,众多年轻人因此被吸引并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C.采用装置艺术或投影技术来具象化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后花园场景,可能会削弱其原有的美学韵味。
  D.“戏剧融合影视”的观赏方式,可能会让不少观众不自觉地运用观看影视作品的思维模式,从而打断他们现场欣赏戏剧体验的连贯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兰芳先生秉持“万物为我所用”的理念,认为戏剧表演应巧妙借助科技之力,这彰显了他兼容并蓄、善用资源的博大胸怀。
  B.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常见的是“一桌二椅”等简约道具,过度依赖高科技的舞台美术设计可能会破坏这种“简约中见丰富”的艺术意境。
  C.在京剧《白蛇传》中,白素贞吟唱西湖美景的唱段,表达了人物的喜悦心情,这与杜甫《登高》开篇描绘的景象一样,都体现了“景中含情,情由景生”的艺术原理。
  D.技术的运用,其核心在于人的把控。两篇材料讨论的核心不在于戏剧舞台能否采纳高科技,而在于如何恰当地运用高科技及其带来的效果与影响。
  3.下列作为材料二第二段论据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京剧《赤壁》《天下归心》勇于创新,巧妙融入高科技机械装置,创造出奇幻莫测的舞台效果,满足了当代观众多样化、丰富的审美期待。
  B.上海昆剧团在《牡丹亭》中巧妙融合昆曲精髓与现代审美,设计了大转台,非但没有削弱昆曲的传统魅力,反而增添了舞台的动态韵律与时空转换的意境之美。
  C.戏剧大师焦菊隐强调,对于戏剧主题无直接贡献的元素,即便再吸引人,也应舍弃;舞台不应成为杂陈的展示场,需精选内容以突出主题。
  D.在京剧《玉簪记•秋江》中,演员凭借精湛的身段表演,在空旷的舞台上生动再现了水中行船的意境,这种艺术手法相较于直接在屏幕上播放江水视频,更具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
  4.两则材料都论及戏剧中的观演默契,有何异同?(6分)
  5.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述高科技对戏剧表演的影响,对我们看问题有什么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生命中的风景树
  闵乐夫
  认识胡小伟,是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们都在北京三中读高中,十四五岁,我大他一岁,当然,也比他高一个年级。
  我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都住校,同一宿舍,都喝长江水长大,在北京本地学生眼中,我们是“南蛮子”,他是成都娃儿,我是武汉伢子。那时他川音挺重,我的普通话z、c、s和zh、ch、sh不分;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周末北京同学都回家吃小灶去了,我俩住校生,躺在宿舍“精神会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