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7 15: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1040字。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 (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文城市的基本理念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人的精神凝聚、审美培育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行动指南。
  中国式的城市人文类型故事,是值得认真面对并加以格外珍视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很多非常优秀的城市人文类型故事。所以,中国的人文观念和涵盖范围,在新的前行中,在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还会有更多来自“他者”的鲜活元素加入。这是我们解读人文城市理念中国化实践的一个关键点。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事情,是如何将人文城市理念进行有效的中国化转换,要怎样结合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全新实践,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寻找并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进而将这一体系推进到实践中去,成为指导中国城市更好发展、营造更被普通民众认可和乐于安居的新家园的指导性原则。
  如果我们能够将已经比较成熟的大量有关人文城市的理论,继续分解为对人文城市理念的构成、内涵等内容的中国化的对应研究,可能还会催生相当丰富的新成果。中国的很多城市设计、规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化阙如问题,一些城市新建设缺乏人文意味和文化魅力.城市面目一味趋洋、仿古、求奇,文脉模糊,文化识别性缺失。一些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过分强调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过分注重城市外貌的宏伟壮观却忽略了人们的真实生活需求等问题。这些现象的背后,又是怎样的观念在做支撑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对人的先进理念、吸取他人的教训。我们将“人文”的概念应用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评价,商思、文律阶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质量状况。
  (陈宇飞《人文城市理念的中国化实践初探》)
  材料二:
  自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以来,我常常被问及一个问题;人民,城市与人文城市是什么处求?这次演讲,我主要从人民城市与人文城市的关系切入,希望帮助火家更加全面地认知人民城市的理论内涵、更加准确地把操人民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律、更加深刻地了解建设人民城实验必要性和必然性、继而为推动人民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人民城市”森国家战略层面的提出,最早见于2015 年 12 月的中央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读人文城市理念中国化实践的关键点,是在中国传统人文观念和涵盖范围中加入来自“他者”的现代鲜活元素。
  B.中国一些城市的新建设缺乏人文意味和文化魅力,对此现象应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出导致该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
  C.从城市人文发展状况的角度来评价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质量状况,是“人文”这一概念用于此类评价的一种体现。
  D“入文城市”这一概念,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时间早于“人民城市”,但二者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城市发展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对人文城市理念的构成、内涵等内容进行有效的中国化转换,建立中国城市发展评价体系,中国城市就会更好发展。
  B.我们能够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理论体系,前提是我们借鉴了世界其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并吸取了它们的教训。
  C.由于“以人为本”中“人”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对“人”和城市建设目的的定位都不容易精准地确定。
  D .新型城市一旦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承担凝神铸魂、文化赋能等方面作用,它就能成为城市文化本质发育最好的人文城市。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列举中国一些城市在设计规划、发展重点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了读者对拥有人文城市理念的必要性的认识。
  B.材料一主要围绕人文城市理念中国化这一核心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材料二第一段提出问题,同时说明演讲的切入点和目的,这有助于让听众了解演讲的意图和大体思路,进而引发听众思考。
  D.材料二对“人民城市”与“人文城市”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处等都作了言之有据的交代,体现了演讲者严谨的态度。
  4.材料二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如何做到语言表达既形象又严密?请简要说明。(4分)
  5.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片区的“变形”,体现了什么样的人文城市理念?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雪落北方静悄悄
  查干
  前几天北京大雪,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下得很大,也很有气势,有点像白盔白马挥戈而来的古代兵士,在战地冲锋。推楼窗望将过去,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且闪着寒光,亭台楼阁,水岸绿道,一片雪白。而视野中的中国尊和景山万春亭,在雪光的反衬下,显得越发高耸起来。大街小巷,车行如狸,行人明显少了许多。只是在安定门大桥上,有一位红衣女子,打着红色雨伞,牵着她孩子的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