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ppt293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7张,教案约156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清全篇脉络线索。
2.归纳相关虚词的用法,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
3.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4.体会诗人高洁的理想志趣和隐藏于欢快喜乐下的人生悲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研读课文,理清全篇脉络线索。
2.归纳相关虚词的用法,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体会诗人高洁的理想志趣和隐藏于欢快喜乐下的人生悲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三、对作者的评价
四、 思考:在这平淡自然的旋律中你感受到诗中弥漫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远离官场,逍遥闲适,宁静淡泊,自得其乐
五、情境任务:天台中学经典啃读坊2022学年第六期啃读魏晋作品。班级任务是解读《归去来兮辞》。 要求:有独特见解,言之有理有据。
六、任务一:陶渊明为什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
七、任务二:回归田园之后的陶渊明就真的就那么闲适自在吗?
白云、飞鸟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逍遥闲适,生意盎然,反衬出现实中诗人的不自由不自在。
八、 作业:找一下《归去来兮辞》中隐含了诗人痛苦的词句。写下你的思考。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