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4-2025学年初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1 14:52: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140字。

  北京市平谷区2024-2025学年初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14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202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学校开展了“北京中轴线观察手记”活动,沉浸式体验古都文化魅力。
  活动一 探寻古都之魅力
  一条线,擘画了700多年。照着商周的模样、秦汉的形状,比着魏晋的风格【甲】唐宋的风韵,蘸着辽金的遗墨,从中国的元代起笔【乙】跨过元朝近百年的金戈铁马,纵贯明朝270多年的斑斓岁月,穿越清朝入关后260多年的风云际会,一路纵笔如戈;记录下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瞬间,附庸风雅过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的篇章;挥如椽之笔书写新中国的历史,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豪迈,传承千年文脉,表达人民意志,擘画出新时代的文化风彩。这条线,就是纵贯南北、联接古今的北京中轴线。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判断错误的一项      (2分)
  A.“擘画”是筹划和布置的意思,所以“擘”读bò。
  B.“文脉”表达中轴线的发展、传承的轨迹,所以“脉”读mài。
  C.“斑斓岁月”表达岁月的多姿多彩,所以“斓”应为“澜”。
  D.“风彩”表现了中轴线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所以“彩”字应为“采”。
  (2)结合文段内容,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金戈铁马
  B.风云际会
  C.附庸风雅
  D.救亡图存
  (3)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活动二 挖掘“中轴”之内涵
  ①中,是建筑形制。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从选址到布局都讲究“中”。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经过不断演进发展,呈现了对称布局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②         。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和景观展现出中国传统都城对礼仪和秩序的尊重。“以中为尊”,在古今交融中,相关礼仪、秩序不断赓续传承。
  ③中,是价值精神。北京中轴线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其中蕴藏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为中华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提供了特殊的物质见证。
  (4)阅读文章,并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5)文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成分判断错误的一项      (2分)
  A“建筑形制”作句子的宾语。
  B.“经过不断演进发展”作状语。
  C.“建筑和景观”并列短语作主语。
  D.“赓续传承”作补语。
  活动三 担保护“中轴”之责任
  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持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从法规体系、管理体系、保护措施、价值传播、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方面,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同时,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