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让赏识教育进驻作文教学
——作文课改之我见
平谷三中 耿秀君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 长期以来令众多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当数作文教学。
有人曾对一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过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高达85% 。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多数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
古人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大多数学生痴迷于电脑游戏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对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指导学生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的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由“厌写”到“爱写”。
如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呢?我认为让赏识教育进驻作文教学该是非常好的方法。
“赏识教育”,也称“赏识成功教育”。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它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宽容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
中国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老师说过:“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诚然,当下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我们岂能只怪及学生而不反思自己呢?
所以,作文课改,首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摒弃“师道尊严”的旧俗,寓赏识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现具体谈以下两点:
一、务必更新作文评价观
1、作文评语要多一分宽容,多几分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就是要让人从某种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可一直以来,我们却又是怎样做的呢?。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选材幼稚”、“属流水账,语句欠通顺”、“详略欠分明”等等这样的评语往往会随之映入眼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试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只要不是抄文章,大多数学生都要经过一番“辛苦创作”才能完成作文任务。而老师的这些“冷冰冰”的评语无疑会让学生感到“心凉”。久而久之,因长期缺少成就感,学生自会失去为写出成功作品而努力训练的直接动力,作文兴趣之门必然会慢慢关上。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进行作文评价时,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习作多一分宽容,多几分赏识。我们首先得承认,学生每一次认真的写作,都是一次精神创作活动。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之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享受到写文章的乐趣,从而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
事实正是如此,本人在作文评价方面就非常注意这一点,而且已经尝到了“甜头”。
去年我所带的两个毕业班,从初一至初三我一直坚持寓“赏识”于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