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应有的几种意识——教师视角的诗歌鉴赏教学审视
- 资源简介:
约2210字。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应有的几种意识
——教师视角的诗歌鉴赏教学审视
Sanjianke007
内容摘要:语文教育的功利化深刻影响着诗歌鉴赏教学,对诗歌鉴赏教学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及现状,进行思考,认为作为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应该牢固树立诵读、文本、情旨、韵律、时代意识,让诗歌鉴赏课堂回归本真,让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关键词语: 高中 诗歌鉴赏 教学 意识
在当前教育语境下,语文教育受到社会风气的侵染及其他学科教育的挤压和影响,走上了装配化功利化的道路。语文课堂也逐渐丧失了作为语文的特性。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继承弘扬发展的重任就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工程建设者,应该主动抵制异化,守住语文教育的本心,做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播火者。本文试从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实际出发,从宏观上阐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坚守的几种诗歌鉴赏的意识,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诵读意识,感受诗歌魅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诗歌教学中提到:“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毛诗序》中也谈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到浓时是需要大声表达出来的,那么大声反复诵读自然也会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既然诵读有如此多的好处,语文教师为什么不带领学生在这片琅琅的读书声中去体味“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雄浑壮阔和动荡不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光易逝和壮志难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乐观和桀骜不驯呢?朱熹曾说:“凡读书,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从以上种种,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诵读教学的意义重大。古人在学习诗歌时就非常重视对诗歌的诵读。诵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