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180字。
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4)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深感震撼,意识到一个不经意的机遇竟能颠覆整个历史的轨迹。杜牧在《赤壁》中的两句诗“ ,”正诠释了这种情况。
二、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烽火”在诗中借指。
3.下列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春望所见: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B.颔联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
C.颈联“抵万金”写出战乱中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尾联“搔”字细腻刻画诗人心绪烦乱,直抒胸臆,倾诉忧国思家的深切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深耕易耨:这里指精心耕种。②孝悌忠信: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道德标准。③梃:棍棒。
4.甲文选自儒家经典《》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亲戚畔之 畔:(2)坚甲利兵 兵:
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王前去征收赋税,哪个男子能与您为敌呢?
B.大王前去征收赋税,哪还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C.大王前去征讨他们,哪个男子能与您为敌呢?
D.大王前去征讨他们,哪还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8.甲文中孟子认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根本原因是“(1)”,这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孟子(2)的治国理念,而此理念在乙文中的具体表现则是“(3)”。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①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②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③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就是“住”,也同样要“望”。因此,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也并不单为了透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