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920字。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八(1)班同学搜集到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初识??文化遗产】
1.(4分)请将材料中的文字和拼音补充完整。
????文化遗产指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如雕镂 精细的青铜器、精美绝lún 的石刻壁画等,它们以精湛的工艺和独具匠心的设计,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后者如惟妙惟xiào 的皮影戏、悠扬动听的民间音乐等,它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它们就像是一部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承载 着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和璀璨成果。
【探寻??文化遗产】
2.(11分)下面是一个小组的成果展示,请根据提示助力完善。
“最有趣的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 ①浚县泥咕咕是一种源自隋朝末年的民间泥塑艺术,以小巧精致著称。
②这些咕咕鸟从造型上看,不仅形态各异,极富神韵,栩栩如生。
③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④因泥塑尾部巧妙地设计有两个小孔,吹之能发出“咕咕”的声响,因此得名“泥咕咕”。
⑤泥咕咕题材丰富多样,分为飞禽、走兽、人物、风物四个大类,其中最为经典的形象是咕咕鸟。
⑥它身上的纹饰也极为讲究,多以花草为主,如柳叶纹、兰草纹等。
(1)请将上面介绍泥咕咕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①⑤③②⑥④
B.①⑤②⑥④③
C.①④③⑤②⑥
D.①④⑤②⑥③
(2)请结合材料内容为浚县泥咕咕写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字)(3分)
(3)小组依据材料中泥咕咕的特点,为其绘制了一幅宣传标志,请你结合构图要素向大家介绍该标志设计的精妙之处。(5分)
【传承??文化遗产】
3.(8分)下面的文字是活动后同学们抒写的感想,请把它补充完整。
文化瑰宝穿越千年,文化传承历久弥新。有人在非遗腰扇上绘制“① ,②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这般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皎洁月色;有人用烧箔画创作出“③ ,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这般日落山暝、游鱼跃水的美景;有人用数字技术,重现庐山“⑤ ,⑥ ”(陶渊明《饮酒》)这般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的情景;有人用传统舞蹈,演绎西湖“⑦ ,⑧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般莺歌燕舞的早春风光……如今,我们也应当接过文明的火炬,守护往昔的厚重与浪漫,续写未来的绚烂与璀璨。
二、阅读与鉴赏(47分)
4.(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初夏记忆
①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②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③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酱块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把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喜欢阳光,所以大多数的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