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月考(五)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150字。
2025届高三上月考(五)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史作为记载作家作品、文学等发生、发展的史书体式,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这既是行业“认祖归宗”的一种心秩序,也是“治学先治史”的传延续。
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每一本文学史总有适足削履的舍取和遗珠之憾的疏漏。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或史存,它体现我们对过去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活动、现象的基本立场和思想方法。1980年代以来,从一元叙述到交会碰撞的多元表达范式的转型,“重写文学史”渐成潮流并不断被“问题化”,成因复杂,但全享得益于思想多元和研究方法的成熟、得益于话语体系转换与理论创新所激发问题意识的烛照,亦得益于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与整合。我国向来以“据史立论,论从史出”接续学科文脉。今天“重写学史”余音袅袅,我们需要回答:在多元思想场域的当下,如何回应时代母题、需要构建怎样富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样态?
有史家认为,文学史写作本身存在体制、观念、知识、方法的制品是见,体制是“有形的文学制度”,观念、知识和方法是“无形的文学制度”,其调控作用隐形并浸润在各个环节,无形地影响着文学呈现的各种样态。
文学史是时代的阐释和延续,具有文学史家个体的经验性特征,每一部文学史都带有文学史家特有的切入角度,但是,“每一个时代是有自己的时代精神,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时代精神融合进对文学史的评价,是历代文学史家的使命。”国家体制和教育体制对学科的影响,顺理成章影响到文学史家的观念和书写,文学史家们不能游啸一于时代之外,每种文学史只能取得相对共识的公约数,这是文学史家个人的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文学史并不是史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评价的历史文本,其中蕴含教文史家思想的具体脉络,是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反映。作为一种时时发生行为,文学史的书写不可避免地受到文艺思潮的影响。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以“纯文学”理念为标杆,研究者以文学的现代化为目标,试图将政治因素剔除在评判标准之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新的审视。直至1990年代,文学界引发“走出五四”“走出现代文学”的讨论,21世纪再次将“五四”纳入视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更丰富深刻的阐释。“纯文学”与“大文学”的交锋碰撞,呈现出多元包容、开放自由的姿态,文学史家的触角延伸到时代的细微之处,主体性表达印痕清晰可见。
钱理群等人从“五四”中攫取精神资源,对现代性无限靠近,并将其作为新、旧文学的分水岭。”不能把重写文学史仅仅视作一个局限于1980年代的文化事件,而是应将之看作始于1980年代,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成的历史实践……沉陷于魔咒的圈套,五四、启、革命等话语循环往复,却始终不能建立起来一种现在的模式。”足见重写文学史其实是一个不断进行结构性反复的过程,并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联系紧密。
近年来,文学史书不时推出新作,但大都陈陈相因,就整体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现状仍令人忧虑。“文学和文学史观念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对现有的文学史结构与叙述有新的突破”。
(摘编自唐琼《写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样态﹣﹣重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再思考》)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思考和推动中国百年文学史研究的范式转型提供了当代性契机和理论资源,为重新建构百年文学史叙述的新形态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这也是21世纪展开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研究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否定之否定”。正如革命范式是启蒙范式的自我否定,现代化范式是革命范式的自我否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现代化范式的自我否定。但这种自我否定并不是回到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受认祖归宗“观念的影响,众多研究者关注文学史,并从中了解文学的发生发展。
B.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见仁见智,每一本都有着舍取和遗漏,重写文学史迫在眉睫。
C.文学史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使“重写文学史”不可避免地关联着社会思变化。
D.只有明确“现代化”的具体历史内涵和推进实践的主体,百年文学史才能得到了效的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体制作为“无形的文学制度”,其调控作用浸润各个环节,影响文学的样态。
B.“重写文学史”的核心目标是将政治因素从文学评价标准剔除,专注于文艺代化。
C.“重写文学史”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五四运动的重新审视,更深刻地阐释其内涵。
D.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现代化社会的自我否定,有助重新构建百年文学史叙述的新形态。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重写文学史”或潮流的主要成功的项是( )(3分)
A.基于文本挖掘和语料库分析的订单文献研究,MII中占从大数据中提炼历史事件的细节、趋势和模式。
B.中国学者通过结合历史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的方法,探索作家的身份,历史记忆、语言与权力等复杂关系。
C.中国学者在吸收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同时,一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理论。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学者和文艺作者力图通过对“被遗忘的文学”的复兴,来完成对文学史更为全面和多元的。
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重写文学史”,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为“重写文学史”提供思路,请依据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鼻子(节选)
(日)芥川龙之介
谈起禅智内供①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晓。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颏。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意儿从脸中央耷拉下来。
内供已年过半百,从昔日做小沙弥时起,到如今晋升为内奉皇家之职,多年以来他内心中始终为这鼻子所苦。
内供腻烦鼻子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鼻子长确实不便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