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5届高三3月语文质检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1110字。
上海市2025届高三3月语文质检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 ,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并力西向, 。 ( 《六国论》)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 ”和“ ”这两句直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
2.(5分)按要求选择。
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1)下列成语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纲举目张
B.正本清源
C.题中之义
D.守经达权
(2)将下列编号依次填入语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而正义的空间
②扩大了权力的不等
③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
④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⑤则具有公平、平等、包容
⑥非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
A.⑥③②①⑤④
B.⑥③②④⑤①
C.④⑤⑥③②①
D.①②④⑤⑥③
二、阅读70分
3.(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作为学术概念的“内卷”:从西方学界到中国本土研究
三、作为公众话题的“内卷”:教育竞争语境下的再概念化
四、作为流行语的“内卷”:“万物皆可卷”背后的“结构性丧失”
(一)“内卷”扩散:多元议题下的“结构性丧失”
(二)“内卷”外围: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结构的互动
五、结语
部分内容
①“2020年十大流行语”中与“内卷”一同入选的,还包括“后浪”“打工人”等。正如考泽莱克所言,概念存在于一种理论框架或概念图式中,如果不参照其他“概念”,我们就无法理解任何一个单一的“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以“内卷”为中心的“概念丛”或概念图式,即通过对同时代相近、相邻或相反的一系列概念的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流行语概念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比如2018年的“佛系”,2019年的“996”,2021年的“躺平”“鸡娃”,2022年的“精神内耗”。
②可以看到,这些概念在同一时期内前仆后继,与特定时空下的社会语境和心态相互勾连,反复触及到同一个结构性问题。自“丧文化”和“佛系”流行以来,对于社会竞争和机遇的沮丧悲观和自我消极逃避的心态开始通过网络流行语表达,成为标志性的网络文化事件;之后社交媒体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