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
- 资源简介:
约7350字。
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含书写分4分)
一、班级开展“走进余姚四先贤”学习活动。(35分)
活动一:读推荐词
1.阅读下面人物推荐词,完成相关任务。(6分)
在那亘古的年代里,河姆渡的山山水水zī(1) 养着人杰地灵的家乡。余姚四先贤【甲】妇女小孩全都知道了,【乙】家家户户都明白了。高风亮节的严子陵、心学大师王阳明、民本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儒学传播者朱舜水。丰ráo(2) 的四明大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余姚人,河姆渡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余姚人向着新时代迈进。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1) (2)
【任务二】给加点字注音。(2分)
(1)亘古( ) (2)锲而不舍( )
【任务三】【甲】【乙】两处画线句子,请用意思相同的成语替换。(2分)
【甲】 【乙】
活动二:颂颁奖词
2.下面是人物颁奖词,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0分)
余姚四先贤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东汉的严子陵,拒绝同学刘秀的深情邀请,选择了一种“深林人不知,(1) ”的生活;明朝的王阳明胸怀天下,年少时期就有了“会当凌绝顶,(2) ”的雄心壮志;抗清失败后黄宗羲就有了“不畏浮云遮望眼,(3) ”决心,不为清朝效力;“日本孔子”之称的朱舜水,具有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4)“ , ”无私奉献精神。
余姚四先贤在困难面前一直拥有着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5)“ , ”乐观精神;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王阳明和黄宗羲还有过“马上相逢无纸笔,(6) ”的战场生活,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困境面前他们坚信《游山西村》中(7)“ , ”的人生哲理。
活动三:品读诗词
3.小余准备在朗诵会上朗诵黄宗羲的诗歌,请根据诗意,补充对话。(5分)
《山居杂咏》
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注:黄宗羲的《山居杂咏》创作于顺治年,明亡抗清,兵败隐居时创作。顺治六年朝鲁王,升左副都御史。同年冬,与阮美、冯京第出使日本乞兵,渡海至长崎岛、萨斯玛岛,未成而归。遂返家隐居,不再任职鲁王行朝。
小余:我觉得首联中的“依然”一词用得很妙,妙在(1)
小姚: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前两联情感强烈,能体现诗人(2)
的情感,所以这两句应该用(3) 的语气来读。
活动四:人物传记
4.阅读王阳明的故事,完成相关任务。(14分)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正德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