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44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全球重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振华重工,近期在公众号上晒出AI助手——ETO制造交付智能体。它的介入,使振华重工实现对图纸设计、物资采购、生产进度、船运计划等数百个并行交付项目的轻松“拿捏”。这一成功似在证明,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让“老树”萌发“新枝”。
“老树”一线的上海汽轮机厂,面临高额电费问题,每月高达90多万元,且产能每提升10%电费增加21%。为此,工厂搬来了绿色低碳和数字技术救兵: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设施,为恒温车间配置储能系统,并引入能碳双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工厂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6000吨,并节省电费逾600万元。
分析上海2023年的经济总盘会发现,以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新质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成为稳增长主力担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工厂19家。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降本增效,使大量传统制造得以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并贡献高质量产值。
问计新质,再造优势,上海在加速行动。比如,2023年9月,上海市经信委会同市规资局等部门,制定《关于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旨在解决容积率、土地混合应用、规划审批等裉节问题,推动2023年到2025年上海“长”出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又如,由链主企业带头,力推制造业上下游标识解析,即对制造业中每一个产品、零部件、设备等实体物体或工艺、算法等虚拟资产,赋予一张唯一且全国互认互通的数字身份证。这相当于让各生产要素从讲“方言”变为都说“普通话”。再如,推动大模型在工业主战场加速落地。沪上造船、汽车、航空、重型装备等领域,成为率先拥抱大模型的行动派。2024年9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远海运重工”“中远海运科技”,已正式签约上海羚数智能,而羚数智能正是振华重工ETO制造交付智能体的供应商。
(摘编自李晔《硬核技术解痛点,老制造发“新枝”》)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那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被形象地称为“铁锈地带”。究其根本,主要是以能源和重工业为支柱的城市群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在资源枯竭、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自身无法主动及时适应变化。新一轮的城市职能分工,使得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配件制造、产品组装、产品销售的地域界限被打破,“铁锈地带”城市对旧有优势的过分依赖,最终成为了阻碍其自我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振华重工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了数百个项目的轻松处理,说明引入AI技术能让传统产业获得新生。
B.上海汽轮机厂采取的系列措施,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大幅度降低了电费支出,做到了降本增效。
C.新质手段通过帮助大量传统制造成功提质,成为经济稳增长主力担当,为上海贡献了高质量产值。
D.羚数智能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多家企业成功签约,是工业主战场推动大模型落地的生动实践。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全球化前,一些发达的工业中心凭借能源优势,实现了涵盖原材料加工至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的垄断。
B.坚持优先满足汽车制造需求,而不是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建设策略,使美国底特津失去了城市发展活力。
C.要在“铁锈地带”转型中实现“人”的转型,就是要以待遇吸引人才,构建专业队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D.老工业基地依靠资源优势和重工业支柱产业取得过辉煌成绩,但无法应对的内外部危机使它们必然衰落。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让‘老树’萌发‘新枝’”举措的一项是(3分)
A.金发集团在青浦征地120亩,建设汽车材料项目,凭借产业空间优势引入数智化,突破产值上限。
B.兰宝科技构建6条全自动柔性线,凭借硬核技术压缩换线时长,改进数据采集,提升工厂良品率。
C.海天味业对酱油酿造用“AI冷冻机组系统”参数动态寻优、自动闭环控制,电单耗量降超20%。
D.济源钢铁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全面关停钢铁主业,33天安全关停650万吨产能,分流2万职工。
4.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实现了从“铁锈地带”到宜业宜居城市的转型,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请依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
5.以上两则材料引述的诸多例证,对我国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和复兴有怎样的启迪 请依据原文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麦浪滚滚(节选)
张楚
作为一个正值“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岁的少年,不知为何,我到了老家就变得狂野起来。我自小在这里长大,后来随军跟父亲到山西,父亲转业后我们落户县城。可我不喜欢县城,我喜欢这个叫“周夏庄”的地方。
周夏庄不大,可也不小,没有山,水却不少。村东种麦子和水稻,村西种花生和玉米。冬天的凌晨,当你站在村头,会看到一条浑圆的、模糊的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