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5 22:09: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910字。

  北京市顺义区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生活中,人们创造、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这些节日的产生并非因为古人无事可做,而是源于当时的社会需求:有些具有现实意义(如端午洒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年终掸尘等),有些则满足心理需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往来、贴门神等)。后者有时带有幻想和迷信色彩,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较低,不得不借助巫术和宗教信仰来解释未知世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断调整节日文化活动,使节日文化更加合理,并具备了新的社会意义。例如,放纸鸢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后来发展成儿童娱乐项目;原本用来驱逐瘟疫的送瘟船仪式,后来与屈原沉江的历史故事融合,成为具有历史和伦理意义的端午节习俗。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复合性。例如,端午节不仅有划龙舟、吃粽子等大众活动,还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佩香囊等具有特色的习俗。春节的活动更加繁多,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仅“元旦”部分的记载就占了三卷,清代舒绍言《武林新年杂咏》列举了40多种相关习俗。这表明,民间节日不仅是单一的节庆活动,更是涵盖宗教、伦理、艺术等多种社会文化元素的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的“展览会”。由于这一特点,过去民间节日在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还在促进技能传承、提供心理慰藉、增强人际团结、维持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文化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设立了一些新的节日,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同时保留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如将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了慰问军烈属等新内容;清明节则成为纪念革命烈士的重要节日。这些调整使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此外,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如清明踏青、七夕穿针、中秋拜兔儿爷、重阳登高等,虽未必具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传统生活的一部分,仍具有文化价值,值得以适当形式保留下来。
  (取材于钟敬文的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村晚”(乡村节日晚会)作为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载体,以群众自发组织节庆活动的形式蓬勃发展。这种植根于春节等传统节日土壤的文化现象,既延续了民间节庆活动综合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特点,又通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将传统节日的伦理功能、生活智慧与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相结合,最终从单纯节庆联欢发展为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新型节日文化形态。
  “村晚”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其与传统节日的深度绑定。例如,浙江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节日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节日的产生源于社会需求,能满足现实需要,也能够提供心理慰藉。
  B. 节日文化具有自主改进和调节的能力,但其社会意义基本保持不变。
  C. 节日文化具有复合性特点,即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和一定的社会功能。
  D. 现代社会对传统节日的调整,使其更具生命力、更符合社会价值观。
  2.某地在端午“村晚”中通过直播带货,将传统手工香囊与特色糕点销往全国,联动乡村旅游,借助VR技术使游客沉浸式体验民风民俗。依据材料二,这一案例没有体现“村晚”哪项特点(3分)
  A. 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
  B. 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
  C. 兼具文化与经济的功能
  D. 强化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3. 下列材料一中关于节日功用的观点,不能被材料二内容直接证明的一项是(3分)
  A. 促进技能传承
  B. 提供心理慰藉
  C. 增强人际团结
  D. 维持社会规范
  4.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做法不符合节日文化创新发展理念的一项是(3分)
  A. 在元宵灯会中用全息投影展示传统灯笼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B. 在清明节期间推出线上虚拟献花平台,远程缅怀革命先烈。
  C. 七夕节商家运用某智能软件预测姻缘,推销售卖“桃花符”。
  D. 在重阳节期间旅友用登山打卡APP,捐赠步数,助力公益。
  5.“村晚”活动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时代内涵。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村晚”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性发展。(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两汉风俗
  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1】,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2】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东京【3】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故范晔之论,以为桓、灵之间,君道粃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