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3月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0400字。
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3月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在练习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练习卷上无效。
3.答题结束后,学生必须将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 (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而且是对未来国家发展趋势的科学预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既揭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又凸显了其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和内容体系的完整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凸显了新质生产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高质量发展本身,而具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深远历史意义。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依托。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效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质生产力通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进,为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实现国际竞争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推动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不仅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民族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新质生产力有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切实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直接关联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阐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性,为个人梦想的实现和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了广阔舞台,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
(摘编自魏崇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载体是产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与生产力发展同步,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图景必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
传统产业面广量大,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整体看,传统产业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
1.下列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化了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B.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实现国际竞争力跨越式发展,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C.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变革新浪潮,催生的代表科技创新方向的新兴产业,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D.抓住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的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可以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审视,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能促进民族振兴。
B.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传统产业面广量大决定的。
C.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D.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原因之一是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某钢铁集团全面优化矿石开采、冶炼、轧制等工序的管理,提高产能,扩大销售。
B.我国5G基站建设规模全球占比超60%,带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C.某零售企业引进智能货架、电子价签、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D.国际空间站机械臂技术衍生出智能机器人、微创手术器械等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链。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5.我国应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和分析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结合选项内容,筛选文本信息进行比较。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观点,根据选项内容筛选信息,进行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要把握文中观点,理解选项核心内容,判断是否论证了观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观点,筛选
(二)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血战古洋河[注]雪 克
东南方向响了几声清脆的枪声,紧接着枪声炮声越响越激烈,在滹沱河南北,古洋河两岸一齐轰响,大地震得直颤。逃难的群众扶老携幼,正急急地快步地向西北方向散开去。天色一会比一会亮,滹沱河堤上传来了敌人的坦克车的哈拉哈拉的叫声。突然,村东像大风暴卷起尘头,一支骑兵急急地从南面向村东冲过来,渐渐看清了,那是八路军的骑兵。战士们穿着草绿色军装,伏在马背上,在滚滚尘雾中向北疾奔,看看直冲到古洋河那边去了。
许凤一看骑兵团向敌人正在集中的地带奔